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7-29 14:17
商业与经济

英国堵上税收漏洞后,全球富豪纷纷逃离

一项让全球富豪钻空子的政策于今年4月被英国废除,现在富豪们纷纷开始出逃。“政府可能过于自信,以为国际富豪特别热爱伦敦……爱到不会走。”
不论谁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财政保守主义都将重回主流
Chelsey Dulaney,Natasha Dangoor



英国试图对超级富豪征税,但刚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

“我准备走了,” 2010年移居英国的尼日利亚裔黎巴嫩商人巴西姆·海达尔(Bassim Haidar)说。“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受欢迎,该打包走人了。”

在英国,据估计有7.4万人跟海达尔一样利用了一个已存在数百年之久的税收漏洞,而这项让全球富豪钻空子的政策于今年4月被废除。这项非居民(或称非英居籍地位)税收优惠允许在英国居住的外国人仅对在英国境内赚得的收入缴税。在海外赚的钱除非被带入英国,否则无需缴税。

饱受高公共债务和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困扰的英国希望,到2030年,取消非英居籍税收优惠制度之举能够为该国带来约450亿美元的税收。但富有的外国人并没有像英国所希望的那样乖乖缴税,而是纷纷出走,让人们不禁怀疑该政策能否真正增加税收。

英国的这项实验暴露出对富人征税所引发的复杂博弈。对高收入者征税已成为左翼阵营的口号,他们将此举视为解决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安全网崩溃问题的良方。低税收政策的倡导者则认为,对富人征税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导致能够创造就业和大手笔消费的富人离开英国。

在美国,纽约市长民主党提名候选人祖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提议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纽约人征收“百万富翁税”,这促使一些富人发声,表示将离开纽约,搬到佛罗里达州或得克萨斯州等税收较低的管辖区。

对富人征税的一大挑战在于,富人可以说走就走,他们的房产遍布全球各地,拥有私人飞机,还拥有一大帮能够迅速处理签证和官僚手续的顾问。迪拜、意大利和摩纳哥等地已经铺开红毯,提供免税政策或类似英国之前的非英居籍税收优惠的制度。

海达尔的收入主要来自他在海外创立的企业。他估计,这次税制改革将使他在英国的税单增加五到七倍。作为五个孩子的父亲,他还担心英国40%的遗产税,现在,遗产税适用于他在全球的资产。

海达尔正在出售英国的房产,计划在今年夏天离开英国。他将在迪拜和希腊两地居住。

监管文件显示,埃及富豪、英国阿斯顿维拉足球俱乐部的共同所有人纳塞夫·萨维里斯(Nassef Sawiris)已从英国搬到了意大利。德国加密货币富豪克里斯蒂安·安格迈尔(Christian Angermayer)去年从伦敦搬到了瑞士。虽然英国出台了针对海外收入的新税收优惠政策,但优惠仅限四年时间,而且许多曾经拥有非英居籍地位的人都不符合条件。

“政府可能过于自信,以为国际富豪特别热爱伦敦……爱到不会走,”律师事务所Mishcon de Reya私人财富部门合伙人查理·索斯纳(Charlie Sosna)表示。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英国现在对其境内居住者在世界各地的收入征税。这与美国所实施的基于公民身份的税收制度不同,美国规定,美国人无论在哪里居住,都需向美国纳税。

几十年来,富有的英国人一直在试图逃避英国的高税率。20世纪70年代,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搬到法国以避税,音乐人大卫·鲍伊(David Bowie)则移居瑞士。

而有利可图的非英居籍税收漏洞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吸引大批外国富人涌入伦敦。该制度可追溯至1799年,当时英国首次征收所得税,以筹集资金跟拿破仑打仗。

只有在英国境内获得的收入才需要缴税,因此,对英帝国殖民地的投资便得以避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豁免政策逐渐收紧,主要惠及那些不打算在英国永久居住的外国人。

20世纪70年代,靠石油和航运发家的中东富豪涌入伦敦,购置豪宅、酒店和百货公司。到了90年代,俄罗斯寡头涌入英国,首都伦敦由此被戏称为“伦敦格勒”。近年来,中国人和印度人成为更加强大的力量。

英国一直知道,一些富有的居民会因税收政策变化而离开英国,并将这种可能性纳入了预测模型。英国独立预算监测机构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对非英居籍者中的一大子类进行了研究,估计其中约12%的人会离开。但该机构本月警告称,离开英国的人数可能会更高,并表示,英国“对这一小部分流动性强的纳税人群体日益依赖,由此构成财政风险”。

支持减税的倡议团体描绘了更加悲观的画面。由倡议团体Land of Opportunity委托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撰写的报告预测,更大比例的非英居籍人士将离开,报告还指出,如果移居率超过25%,政府可能面临财政损失。

关于英国、瑞士和美国税收制度的学术研究显示,富裕群体存在分化。如果税收或遗产税增加,超级富豪和老年人移居的可能性更大。而拥有学龄儿童的家庭或律师等从事受薪工作的群体离开的可能性则较小。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法学副教授安迪·萨默斯(Andy Summers)研究了英国2017年对非英居籍制度进行的上一次改革,发现在受改革影响的人当中,有约5%的人选择离开。留下的人为英国缴纳的税金增加了50%。

“这并不是财富顾问第一次说天要塌了,”他说。“但这一次他们喊得更响了。”

萨默斯认为,取消非英居籍地位(几十年来,该制度一直受到批评,被认为有失公平)将增加财政收入。

“一个群体在英国居住,却享受比其他人低的税率,这肯定是不公平的,”他说。

富人纷纷离开英国,使为富人服务的企业受到了影响。房地产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伦敦价值超过1,000万的住宅房产销量下降了37%。该公司伦敦超高端房产销售主管斯图尔特·贝利(Stuart Bailey)表示,价格已降至10年低点,过去只需几天就能谈成的交易现在需要好几周时间。

“毫无疑问,人们正在离开伦敦,”他说。“但这绝不是世界末日。”

许多富有的外国人认为,他们对英国的贡献不仅限于纳税。

2022年,加拿大人安·卡普兰·穆尔霍兰德(Ann Kaplan Mulholland)在最小的孩子上大学后卖掉医疗贷款业务,搬到了英国。她买了一座破旧的13世纪城堡,花费1,500万英镑(相当于2,000万美元)进行翻新,在城堡所在地建造了餐厅并经营婚礼业务。

穆尔霍兰德雇用了约100名员工,加入了当地教会,并开始在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买吃的用的。但她现在准备离开了。她和她的丈夫(一位整形外科医生)已申请移居意大利,该国对外国人收取每年约23万美元的固定费用,替代对海外收入的征税。

“真的不想走,因为我们已经安顿下来,”她说。“要是这一切能够逆转,我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不论谁成为下一任英国首相,财政保守主义都将重回主流
2025-07-29 14:17
商业与经济

英国堵上税收漏洞后,全球富豪纷纷逃离

一项让全球富豪钻空子的政策于今年4月被英国废除,现在富豪们纷纷开始出逃。“政府可能过于自信,以为国际富豪特别热爱伦敦……爱到不会走。”
广告
OR
+
Chelsey Dulaney,Natasha Dangoor



英国试图对超级富豪征税,但刚一开始就遇到了阻力。

“我准备走了,” 2010年移居英国的尼日利亚裔黎巴嫩商人巴西姆·海达尔(Bassim Haidar)说。“现在,我觉得自己已经不受欢迎,该打包走人了。”

在英国,据估计有7.4万人跟海达尔一样利用了一个已存在数百年之久的税收漏洞,而这项让全球富豪钻空子的政策于今年4月被废除。这项非居民(或称非英居籍地位)税收优惠允许在英国居住的外国人仅对在英国境内赚得的收入缴税。在海外赚的钱除非被带入英国,否则无需缴税。

饱受高公共债务和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困扰的英国希望,到2030年,取消非英居籍税收优惠制度之举能够为该国带来约450亿美元的税收。但富有的外国人并没有像英国所希望的那样乖乖缴税,而是纷纷出走,让人们不禁怀疑该政策能否真正增加税收。

英国的这项实验暴露出对富人征税所引发的复杂博弈。对高收入者征税已成为左翼阵营的口号,他们将此举视为解决收入不平等和社会安全网崩溃问题的良方。低税收政策的倡导者则认为,对富人征税会产生事与愿违的效果,导致能够创造就业和大手笔消费的富人离开英国。

在美国,纽约市长民主党提名候选人祖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提议对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纽约人征收“百万富翁税”,这促使一些富人发声,表示将离开纽约,搬到佛罗里达州或得克萨斯州等税收较低的管辖区。

对富人征税的一大挑战在于,富人可以说走就走,他们的房产遍布全球各地,拥有私人飞机,还拥有一大帮能够迅速处理签证和官僚手续的顾问。迪拜、意大利和摩纳哥等地已经铺开红毯,提供免税政策或类似英国之前的非英居籍税收优惠的制度。

海达尔的收入主要来自他在海外创立的企业。他估计,这次税制改革将使他在英国的税单增加五到七倍。作为五个孩子的父亲,他还担心英国40%的遗产税,现在,遗产税适用于他在全球的资产。

海达尔正在出售英国的房产,计划在今年夏天离开英国。他将在迪拜和希腊两地居住。

监管文件显示,埃及富豪、英国阿斯顿维拉足球俱乐部的共同所有人纳塞夫·萨维里斯(Nassef Sawiris)已从英国搬到了意大利。德国加密货币富豪克里斯蒂安·安格迈尔(Christian Angermayer)去年从伦敦搬到了瑞士。虽然英国出台了针对海外收入的新税收优惠政策,但优惠仅限四年时间,而且许多曾经拥有非英居籍地位的人都不符合条件。

“政府可能过于自信,以为国际富豪特别热爱伦敦……爱到不会走,”律师事务所Mishcon de Reya私人财富部门合伙人查理·索斯纳(Charlie Sosna)表示。

和大多数国家一样,英国现在对其境内居住者在世界各地的收入征税。这与美国所实施的基于公民身份的税收制度不同,美国规定,美国人无论在哪里居住,都需向美国纳税。

几十年来,富有的英国人一直在试图逃避英国的高税率。20世纪70年代,滚石乐队(Rolling Stones)搬到法国以避税,音乐人大卫·鲍伊(David Bowie)则移居瑞士。

而有利可图的非英居籍税收漏洞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吸引大批外国富人涌入伦敦。该制度可追溯至1799年,当时英国首次征收所得税,以筹集资金跟拿破仑打仗。

只有在英国境内获得的收入才需要缴税,因此,对英帝国殖民地的投资便得以避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豁免政策逐渐收紧,主要惠及那些不打算在英国永久居住的外国人。

20世纪70年代,靠石油和航运发家的中东富豪涌入伦敦,购置豪宅、酒店和百货公司。到了90年代,俄罗斯寡头涌入英国,首都伦敦由此被戏称为“伦敦格勒”。近年来,中国人和印度人成为更加强大的力量。

英国一直知道,一些富有的居民会因税收政策变化而离开英国,并将这种可能性纳入了预测模型。英国独立预算监测机构预算责任办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对非英居籍者中的一大子类进行了研究,估计其中约12%的人会离开。但该机构本月警告称,离开英国的人数可能会更高,并表示,英国“对这一小部分流动性强的纳税人群体日益依赖,由此构成财政风险”。

支持减税的倡议团体描绘了更加悲观的画面。由倡议团体Land of Opportunity委托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ics and Business Research)撰写的报告预测,更大比例的非英居籍人士将离开,报告还指出,如果移居率超过25%,政府可能面临财政损失。

关于英国、瑞士和美国税收制度的学术研究显示,富裕群体存在分化。如果税收或遗产税增加,超级富豪和老年人移居的可能性更大。而拥有学龄儿童的家庭或律师等从事受薪工作的群体离开的可能性则较小。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的法学副教授安迪·萨默斯(Andy Summers)研究了英国2017年对非英居籍制度进行的上一次改革,发现在受改革影响的人当中,有约5%的人选择离开。留下的人为英国缴纳的税金增加了50%。

“这并不是财富顾问第一次说天要塌了,”他说。“但这一次他们喊得更响了。”

萨默斯认为,取消非英居籍地位(几十年来,该制度一直受到批评,被认为有失公平)将增加财政收入。

“一个群体在英国居住,却享受比其他人低的税率,这肯定是不公平的,”他说。

富人纷纷离开英国,使为富人服务的企业受到了影响。房地产公司莱坊(Knight Frank)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伦敦价值超过1,000万的住宅房产销量下降了37%。该公司伦敦超高端房产销售主管斯图尔特·贝利(Stuart Bailey)表示,价格已降至10年低点,过去只需几天就能谈成的交易现在需要好几周时间。

“毫无疑问,人们正在离开伦敦,”他说。“但这绝不是世界末日。”

许多富有的外国人认为,他们对英国的贡献不仅限于纳税。

2022年,加拿大人安·卡普兰·穆尔霍兰德(Ann Kaplan Mulholland)在最小的孩子上大学后卖掉医疗贷款业务,搬到了英国。她买了一座破旧的13世纪城堡,花费1,500万英镑(相当于2,000万美元)进行翻新,在城堡所在地建造了餐厅并经营婚礼业务。

穆尔霍兰德雇用了约100名员工,加入了当地教会,并开始在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买吃的用的。但她现在准备离开了。她和她的丈夫(一位整形外科医生)已申请移居意大利,该国对外国人收取每年约23万美元的固定费用,替代对海外收入的征税。

“真的不想走,因为我们已经安顿下来,”她说。“要是这一切能够逆转,我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