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6-16 08:13
时政

瑞安·哈斯:特朗普和习近平将采取强硬立场,但不会允许中美关系“自由落体”

智库专家、前外交官探讨唐纳德·特朗普对华政策,以及他与习近平的“兄弟情”为何可能是单方面的。
唐纳德·特朗普和习近平预计将在韩国 APEC 峰会之前或期间会面
Josephine Ma



瑞安·哈斯是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兼顾振甫和顾燕青台湾研究讲席教授。他也是该智库亚洲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曾是一位专注于中国问题的外交官,并在前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执政期间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重要成员。

他曾担任美国驻北京、首尔和乌兰巴托大使馆的外交官,以及美国国务院台湾协调办公室和韩国事务办公室的外交官。

此次贸易休战之后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特朗普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前景如何?

我大胆猜测,就连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无法自信地预测90天的停火协议最终会如何结束。我认为这有几个原因。首先,特朗普总统没有遵循任何复杂的总体战略,也没有制定详细的步骤来最终得出结论。
他不断尝试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直到取得他认为可以称之为胜利的结果。

第二,贸易战将受到许多与中美关系完全无关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经济今年晚些时候会陷入衰退吗?中国经济是否会面临显著的下行压力?

特朗普总统的预算法案会在8月90天休战期结束前在国会获得通过吗?债券和货币市场将如何表现?特朗普能否成功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对中美贸易战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而目前尚无定论。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预计贸易战将从8月持续到11月。我预计,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将在11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或峰会前后进行会晤。如果他们会面,我预计他们将为两国关系指明决定性的方向。因此,我认为11月将是一个转折点,决定双方关系是走向升级还是降级。

特朗普和习近平6月5日通了电话。您对此有何评论?

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都是各自政治体系中的主导人物。他们都有强硬的政治烙印。他们都是民族主义者,并且都亲自参与管理美中关系。因此,鉴于这些因素,两国关系轨迹的任何变化都需要两国领导人的参与。只有他们才能为两国关系设定基调、方向和目标。

特朗普和习近平在6月5日的通话中正是这样做的。通话达成协议,两国将派遣贸易谈判团队前往伦敦,解决贸易关系中的棘手问题。由于谈判是在两位领导人的指导下组织的,因此理所当然地旨在取得进展。对于在两位领导人亲自指导下会面的谈判代表来说,失败绝非选项。
展望未来,我预计中美关系将呈现起伏不定的模式。当两国关系出现下滑时,特朗普和习近平会介入,防止两国关系下滑演变成自由落体。

特朗普和习近平都将捍卫各自强硬的政治形象。但他们也会谨防任何让他们失去对中美关系掌控的印象。我预计,特朗普和习近平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内努力驾驭中美关系。

您提到11月可能是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好时机。中方希望在会晤前敲定所有细节,但如果两国领导人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也很难达成决定性的方向。这对双方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吗?

我认为你说得完全正确。这就像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所有问题都需要在领导人会晤前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在领导人会晤之前,很难取得重大进展。

这并非新挑战。几十年来,这一直是美中关系的结构性特征。历届政府都找到了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即明确目标,并指定授权官员代表两国领导人进行谈判并直接向两国领导人汇报。而目前,这些措施缺失了。双方关系高度模糊,而且似乎没有两国领导人都指定的官员来为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奠定基础。

在上届政府中,这一角色主要由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担任。本届政府中没有类似的职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总统视自己为美国政府内部的中国事务官员。他主要负责决策、评估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调整方针。

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特朗普为何总是强调他与习近平的私人关系了。人们过去常谈论习近平和特朗普之间的“兄弟情”,以及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兄弟情”。但特朗普刚刚称普京“疯了”,克里姆林宫也予以回击。您认为通过私人关系解决冲突的策略现在还有效吗?

就他们之间真正的兄弟情谊而言,我怀疑它并非对称且单向的。我曾与习近平主席会面十多次。在我所接触的所有领导人中,他给我的印象是,最不感性,最冷酷地算计自己和国家利益的人之一。

习近平并非那种被魅力所左右,也不会因为好感而被迫妥协的人。他对于中国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愿景和远见。他视特朗普总统为自己的对手。这只是生意上的交易。

您提到特朗普亲自设立了中国事务主管,这与历届政府截然不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决策与历届政府有何不同?其后果是什么?

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决策风格与他所有前任都不同。特朗普总统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流中获取信息。他不仅仅依赖总统的每日情报简报。他还与政府内外的众多参与者进行沟通。

特朗普总统通常不会要求顾问精心制定权衡风险、收益和后续效应的政策方案,而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做出决定,然后指示幕僚执行这些决定,并向世界其他国家解释。这种个性化的决策过程既有风险,也有好处。

积极的一面是,这使得特朗普总统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迫使他的对手对他做出反应,而不是反过来。即使最初的决定没有奏效,特朗普总统也证明了他能够迅速调整方向,在这方面,他几乎与近几任美国总统都不同。我们在日内瓦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就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也看到了他最近决定暂停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轰炸。所以这是积极的一面。
另一方面,当特朗普的直觉出现偏差,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他身边真的没有人有权威敢于直言,敢于告诉他“我们犯了一个错误”。

相反,美国被迫“手放在炉子上”,先被烧着,然后才调整路线。这就是特朗普总统个性化外交政策的双刃剑。

习近平不是一个被魅力所左右的人,也不会因为热情而被迫做出妥协
瑞安·哈斯

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要重振美国制造业,他的主要手段就是这场关税战。这能有多大效果呢?

我预计美国将有可能提高整体制造业产出。我预计美国未来将有可能减少对中国在关键投入方面的依赖。

但我并不认为美国会重回上世纪50年代。短期内不会出现一波工人热情地重返美国工厂的浪潮。我也不认为美国在低端制造业与其他国家竞争是明智之举,因为美国确实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当美国在制造业取得进展时,我预计它将处于生产规模的高端。而这正是美国技术、创新、人才、资本以及健全且可预测的法律体系相结合,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的地方。

让我们继续讨论台湾问题。特朗普对美国的台湾政策有何看法?很多人都在谈论台海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您对此有何评论?

特朗普总统很少公开谈论台湾。即使谈论,他也更多是从经济角度而非国家安全角度谈论台湾。他关注的是台湾在半导体领域的主导地位,并敦促台湾增加国防支出。

特朗普总统并非以言辞精准著称,但在台湾问题上,他却一贯拒绝表明将如何应对两岸冲突。对此,可以有几种解读方式。一种解读是,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对台湾的关注和关注度有所降低,这可能会让北京方面感到这个问题不那么紧迫,从而降低近期发生冲突的风险。

另一种看待当前局势的方式是,特朗普总统在台湾问题上缺乏信心,可能会促使习近平主席在追求中国统一海峡两岸的长期目标时变得更加敢于冒险,甚至可能使用武力。

我必须承认,我对台海局势的预测比较谨慎,但我认为除非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否则近期不会爆发战争。我认为更有可能的是,北京将继续其目前的方针,逐步加大非暴力胁迫力度,试图削弱台湾民众的心理意志。

特朗普对台湾加征关税,并施压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在美国建厂 ,华盛顿与台湾的关系前景如何?这将如何影响美台关系?

我有两个想法。首先,台积电将继续在台湾生产其大部分半导体产品。大多数先进芯片都将在台湾生产。其大部分研发工作仍将留在台湾。诚然,台积电正在德国、日本和美国建厂,但这是一种多元化战略,而非脱离台湾的战略。

就更广泛的美台关系而言,我其实相当乐观,原因很简单——双方各有所需,彼此皆缺。彼此都不可或缺。没有台湾,美国就无法可靠地实现再工业化。台湾生产的先进芯片无可替代。

如果没有这些芯片,美国的再工业化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困难。

与此同时,没有美国,台湾就无法获得安全。台湾除了依赖美国的先进武器,以及(但愿不会发生)在发生冲突时依赖美国的军事支持之外,别无选择。
因此,尽管公众舆论时好时坏,新闻头条时好时坏,而且由于关税和其他问题导致两国关系出现不愉快,但我认为双方都从根本上明白彼此需要,并且保持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中长期利益。

您提到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低,在其他采访中您也表示冲突的门槛很高。但一些美国报告或分析人士称,2027年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其中是否存在误解?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印象?

我认为,对于习近平主席要求解放军在2027年前做好准备的含义,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读。您完全正确地指出,美国国内就此问题存在争议。习近平主席要求军队做好准备,换句话说,他不认为他们现在就做好了准备。如果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他就不需要再挑战他们了。

其次,任何关于在台海使用武力的决定对中国领导层来说都将是一场浩大的赌注。如果中国不能在两岸冲突中迅速果断地取得胜利,这可能会危及中国共产党未来的统治。因此,对于是否使用武力做出决定而言,这是一个极高的门槛。

我确信中国领导层决心控制台湾。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统治中国使命中未竟的事业的一部分。我尚不确定他们是否将武力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方案。我认为他们仍然相信当前的战略能够推动其目标的实现。

让我们来谈谈现在的热门话题:哈佛事件。您对此有何看法?这将如何影响中美学者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什么影响?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却贡献了全球经济产出的约25%。美国能够以如此相对较少的人口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拥有一个特殊的超级大国。这个特殊的超级大国就是美国能够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来美国学习和工作。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的攻击,就是对美国这个特殊超级大国的攻击。如今,哈佛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学之一,拥有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律师。我预计哈佛会反击,而且我敢打赌他们不会成功。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而特朗普政府撤退了,我认为这将鼓舞其他大学反击特朗普政府那些在法律上可疑的施压行为。
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案例,因为它将帮助我们了解特朗普在重塑美国社会方面将有多有效。

您提到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那么,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削弱美国的软实力吗?


短期内,我认为特朗普总统采取的许多行动正在破坏美国实力的支柱。

我想到的支柱是美国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和资本的能力、美国的全球联盟网络、以及美国独特的号召力,即它团结各国应对共同的跨国挑战的能力。

这些支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特朗普总统的行动正在侵蚀这些支柱。

与此同时,美国仍然拥有雄厚的实力,我谨告诫任何人,切勿仅凭一己之力就断言美国未来将永远如此。美国的保障措施之一是定期举行选举,当美国偏离轨道时,选举会进行修正。下一次选举,即中期选举,将在不到两年后举行。届时,我们将拭目以待。

您刚刚访问了北京,与中国官员和学者进行了会面。 您介意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次访问的收获吗?

我们访问中国时,正值特朗普总统于4月2日宣布全球关税之际。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巧合。但这也让我们有机会实时观察中国同行如何消化、解读和应对特朗普总统宣布的关税,以及随后几天迅速升级的局势。

而我从这些交流中获得的最突出和最难忘的感受是中国同行所展现出的真正的反抗精神。

我听到的信息是,中国实力增强了,比过去更能承受压力,而且中国愿意承受经济代价,以保持坚定立场,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我认为,这种洞见至今仍然适用。

您认为北京能够改善与欧洲的关系吗?北京能够填补美国退出国际组织留下的空白吗?


只要有两个问题仍占据头条新闻,我怀疑中国能否在改善与欧洲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首先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许多欧洲人认为俄罗斯是侵略者,而中国是其帮凶。中国因支持俄罗斯而在欧洲付出了沉重的声誉代价。

第二个问题是,欧洲日益担忧中国出口的洪流会摧毁欧洲的产业。我知道中国不接受“产能过剩”这个词,但无论我们用什么词来描述这种动态,许多欧洲人都越来越感到担忧。
我预计,只要这两个因素仍然突出,中国在欧洲的外交进展就不会太快。

在国际机构问题上,特朗普总统确实毫不掩饰他对这些机构的矛盾态度。我预计,随着美国逐渐放弃其在这些机构中的传统领导角色,北京的地位将在未来几年上升。

但北京也面临着学者们所说的“金德尔伯格陷阱”的风险,即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撤退,而没有其他人愿意填补这一真空。因此,我预计北京方面将谨慎庆祝美国退出或削弱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因为美国的撤退可能会给北京带来成本和麻烦。

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如果历史规律不变,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党很可能在2026年的中期选举中遭遇挫折。我认为这解释了为什么他的政府在上任的头几个月里如此紧迫地努力,试图在中期选举之前尽可能多地落实其议程。因此,这对特朗普总统来说将是一个挑战,但未必是风险。

我认为特朗普总统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人们认为他背叛了支持者。

特朗普总统竞选时承诺要为美国工人带来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繁荣。但迄今为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适得其反。它不仅抬高了物价,还减少了美国工人的财富。

如果特朗普总统因其固执己见的关税政策而被视为正在推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甚至更糟,我认为他的政治支持将会减少,他将难以推动其政治议程的其他方面。因此,我将关注经济领域,以此来衡量特朗普总统有多少政治资本来推进他重塑美国及其世界地位的愿景。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唐纳德·特朗普和习近平预计将在韩国 APEC 峰会之前或期间会面
2025-06-16 08:13
时政

瑞安·哈斯:特朗普和习近平将采取强硬立场,但不会允许中美关系“自由落体”

智库专家、前外交官探讨唐纳德·特朗普对华政策,以及他与习近平的“兄弟情”为何可能是单方面的。
Josephine Ma



瑞安·哈斯是 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 兼顾振甫和顾燕青台湾研究讲席教授。他也是该智库亚洲政策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他曾是一位专注于中国问题的外交官,并在前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执政期间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重要成员。

他曾担任美国驻北京、首尔和乌兰巴托大使馆的外交官,以及美国国务院台湾协调办公室和韩国事务办公室的外交官。

此次贸易休战之后可能出现什么情况?特朗普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前景如何?

我大胆猜测,就连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无法自信地预测90天的停火协议最终会如何结束。我认为这有几个原因。首先,特朗普总统没有遵循任何复杂的总体战略,也没有制定详细的步骤来最终得出结论。
他不断尝试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直到取得他认为可以称之为胜利的结果。

第二,贸易战将受到许多与中美关系完全无关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经济今年晚些时候会陷入衰退吗?中国经济是否会面临显著的下行压力?

特朗普总统的预算法案会在8月90天休战期结束前在国会获得通过吗?债券和货币市场将如何表现?特朗普能否成功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对中美贸易战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而目前尚无定论。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预计贸易战将从8月持续到11月。我预计,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将在11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或峰会前后进行会晤。如果他们会面,我预计他们将为两国关系指明决定性的方向。因此,我认为11月将是一个转折点,决定双方关系是走向升级还是降级。

特朗普和习近平6月5日通了电话。您对此有何评论?

特朗普总统和习近平主席都是各自政治体系中的主导人物。他们都有强硬的政治烙印。他们都是民族主义者,并且都亲自参与管理美中关系。因此,鉴于这些因素,两国关系轨迹的任何变化都需要两国领导人的参与。只有他们才能为两国关系设定基调、方向和目标。

特朗普和习近平在6月5日的通话中正是这样做的。通话达成协议,两国将派遣贸易谈判团队前往伦敦,解决贸易关系中的棘手问题。由于谈判是在两位领导人的指导下组织的,因此理所当然地旨在取得进展。对于在两位领导人亲自指导下会面的谈判代表来说,失败绝非选项。
展望未来,我预计中美关系将呈现起伏不定的模式。当两国关系出现下滑时,特朗普和习近平会介入,防止两国关系下滑演变成自由落体。

特朗普和习近平都将捍卫各自强硬的政治形象。但他们也会谨防任何让他们失去对中美关系掌控的印象。我预计,特朗普和习近平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内努力驾驭中美关系。

您提到11月可能是两国领导人会晤的好时机。中方希望在会晤前敲定所有细节,但如果两国领导人之间没有直接接触,也很难达成决定性的方向。这对双方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吗?

我认为你说得完全正确。这就像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所有问题都需要在领导人会晤前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在领导人会晤之前,很难取得重大进展。

这并非新挑战。几十年来,这一直是美中关系的结构性特征。历届政府都找到了应对这一挑战的方法,即明确目标,并指定授权官员代表两国领导人进行谈判并直接向两国领导人汇报。而目前,这些措施缺失了。双方关系高度模糊,而且似乎没有两国领导人都指定的官员来为两国领导人的会晤奠定基础。

在上届政府中,这一角色主要由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担任。本届政府中没有类似的职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总统视自己为美国政府内部的中国事务官员。他主要负责决策、评估信息,并根据所获信息调整方针。

如此一来,就不难理解特朗普为何总是强调他与习近平的私人关系了。人们过去常谈论习近平和特朗普之间的“兄弟情”,以及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兄弟情”。但特朗普刚刚称普京“疯了”,克里姆林宫也予以回击。您认为通过私人关系解决冲突的策略现在还有效吗?

就他们之间真正的兄弟情谊而言,我怀疑它并非对称且单向的。我曾与习近平主席会面十多次。在我所接触的所有领导人中,他给我的印象是,最不感性,最冷酷地算计自己和国家利益的人之一。

习近平并非那种被魅力所左右,也不会因为好感而被迫妥协的人。他对于中国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愿景和远见。他视特朗普总统为自己的对手。这只是生意上的交易。

您提到特朗普亲自设立了中国事务主管,这与历届政府截然不同。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决策与历届政府有何不同?其后果是什么?

特朗普总统的政策决策风格与他所有前任都不同。特朗普总统从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流中获取信息。他不仅仅依赖总统的每日情报简报。他还与政府内外的众多参与者进行沟通。

特朗普总统通常不会要求顾问精心制定权衡风险、收益和后续效应的政策方案,而是根据自己的直觉做出决定,然后指示幕僚执行这些决定,并向世界其他国家解释。这种个性化的决策过程既有风险,也有好处。

积极的一面是,这使得特朗普总统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迫使他的对手对他做出反应,而不是反过来。即使最初的决定没有奏效,特朗普总统也证明了他能够迅速调整方向,在这方面,他几乎与近几任美国总统都不同。我们在日内瓦的中美贸易谈判中就看到了这一点。
我们也看到了他最近决定暂停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轰炸。所以这是积极的一面。
另一方面,当特朗普的直觉出现偏差,做出错误的决定时,他身边真的没有人有权威敢于直言,敢于告诉他“我们犯了一个错误”。

相反,美国被迫“手放在炉子上”,先被烧着,然后才调整路线。这就是特朗普总统个性化外交政策的双刃剑。

习近平不是一个被魅力所左右的人,也不会因为热情而被迫做出妥协
瑞安·哈斯

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要重振美国制造业,他的主要手段就是这场关税战。这能有多大效果呢?

我预计美国将有可能提高整体制造业产出。我预计美国未来将有可能减少对中国在关键投入方面的依赖。

但我并不认为美国会重回上世纪50年代。短期内不会出现一波工人热情地重返美国工厂的浪潮。我也不认为美国在低端制造业与其他国家竞争是明智之举,因为美国确实不具备比较优势。因此,当美国在制造业取得进展时,我预计它将处于生产规模的高端。而这正是美国技术、创新、人才、资本以及健全且可预测的法律体系相结合,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的地方。

让我们继续讨论台湾问题。特朗普对美国的台湾政策有何看法?很多人都在谈论台海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您对此有何评论?

特朗普总统很少公开谈论台湾。即使谈论,他也更多是从经济角度而非国家安全角度谈论台湾。他关注的是台湾在半导体领域的主导地位,并敦促台湾增加国防支出。

特朗普总统并非以言辞精准著称,但在台湾问题上,他却一贯拒绝表明将如何应对两岸冲突。对此,可以有几种解读方式。一种解读是,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美国对台湾的关注和关注度有所降低,这可能会让北京方面感到这个问题不那么紧迫,从而降低近期发生冲突的风险。

另一种看待当前局势的方式是,特朗普总统在台湾问题上缺乏信心,可能会促使习近平主席在追求中国统一海峡两岸的长期目标时变得更加敢于冒险,甚至可能使用武力。

我必须承认,我对台海局势的预测比较谨慎,但我认为除非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否则近期不会爆发战争。我认为更有可能的是,北京将继续其目前的方针,逐步加大非暴力胁迫力度,试图削弱台湾民众的心理意志。

特朗普对台湾加征关税,并施压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在美国建厂 ,华盛顿与台湾的关系前景如何?这将如何影响美台关系?

我有两个想法。首先,台积电将继续在台湾生产其大部分半导体产品。大多数先进芯片都将在台湾生产。其大部分研发工作仍将留在台湾。诚然,台积电正在德国、日本和美国建厂,但这是一种多元化战略,而非脱离台湾的战略。

就更广泛的美台关系而言,我其实相当乐观,原因很简单——双方各有所需,彼此皆缺。彼此都不可或缺。没有台湾,美国就无法可靠地实现再工业化。台湾生产的先进芯片无可替代。

如果没有这些芯片,美国的再工业化将需要更长的时间、更高的成本和更大的困难。

与此同时,没有美国,台湾就无法获得安全。台湾除了依赖美国的先进武器,以及(但愿不会发生)在发生冲突时依赖美国的军事支持之外,别无选择。
因此,尽管公众舆论时好时坏,新闻头条时好时坏,而且由于关税和其他问题导致两国关系出现不愉快,但我认为双方都从根本上明白彼此需要,并且保持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中长期利益。

您提到两岸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很低,在其他采访中您也表示冲突的门槛很高。但一些美国报告或分析人士称,2027年可能会发生冲突。这其中是否存在误解?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印象?

我认为,对于习近平主席要求解放军在2027年前做好准备的含义,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解读。您完全正确地指出,美国国内就此问题存在争议。习近平主席要求军队做好准备,换句话说,他不认为他们现在就做好了准备。如果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他就不需要再挑战他们了。

其次,任何关于在台海使用武力的决定对中国领导层来说都将是一场浩大的赌注。如果中国不能在两岸冲突中迅速果断地取得胜利,这可能会危及中国共产党未来的统治。因此,对于是否使用武力做出决定而言,这是一个极高的门槛。

我确信中国领导层决心控制台湾。他们认为这是中国共产党统治中国使命中未竟的事业的一部分。我尚不确定他们是否将武力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首选方案。我认为他们仍然相信当前的战略能够推动其目标的实现。

让我们来谈谈现在的热门话题:哈佛事件。您对此有何看法?这将如何影响中美学者之间的交流?会产生什么影响?

美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却贡献了全球经济产出的约25%。美国能够以如此相对较少的人口实现这一目标,唯一的途径就是拥有一个特殊的超级大国。这个特殊的超级大国就是美国能够吸引世界各地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来美国学习和工作。

特朗普政府对哈佛的攻击,就是对美国这个特殊超级大国的攻击。如今,哈佛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大学之一,拥有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律师。我预计哈佛会反击,而且我敢打赌他们不会成功。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而特朗普政府撤退了,我认为这将鼓舞其他大学反击特朗普政府那些在法律上可疑的施压行为。
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案例,因为它将帮助我们了解特朗普在重塑美国社会方面将有多有效。

您提到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的原因。那么,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削弱美国的软实力吗?


短期内,我认为特朗普总统采取的许多行动正在破坏美国实力的支柱。

我想到的支柱是美国吸引世界各地人才和资本的能力、美国的全球联盟网络、以及美国独特的号召力,即它团结各国应对共同的跨国挑战的能力。

这些支柱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国家。特朗普总统的行动正在侵蚀这些支柱。

与此同时,美国仍然拥有雄厚的实力,我谨告诫任何人,切勿仅凭一己之力就断言美国未来将永远如此。美国的保障措施之一是定期举行选举,当美国偏离轨道时,选举会进行修正。下一次选举,即中期选举,将在不到两年后举行。届时,我们将拭目以待。

您刚刚访问了北京,与中国官员和学者进行了会面。 您介意和我们分享一下这次访问的收获吗?

我们访问中国时,正值特朗普总统于4月2日宣布全球关税之际。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巧合。但这也让我们有机会实时观察中国同行如何消化、解读和应对特朗普总统宣布的关税,以及随后几天迅速升级的局势。

而我从这些交流中获得的最突出和最难忘的感受是中国同行所展现出的真正的反抗精神。

我听到的信息是,中国实力增强了,比过去更能承受压力,而且中国愿意承受经济代价,以保持坚定立场,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我认为,这种洞见至今仍然适用。

您认为北京能够改善与欧洲的关系吗?北京能够填补美国退出国际组织留下的空白吗?


只要有两个问题仍占据头条新闻,我怀疑中国能否在改善与欧洲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首先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许多欧洲人认为俄罗斯是侵略者,而中国是其帮凶。中国因支持俄罗斯而在欧洲付出了沉重的声誉代价。

第二个问题是,欧洲日益担忧中国出口的洪流会摧毁欧洲的产业。我知道中国不接受“产能过剩”这个词,但无论我们用什么词来描述这种动态,许多欧洲人都越来越感到担忧。
我预计,只要这两个因素仍然突出,中国在欧洲的外交进展就不会太快。

在国际机构问题上,特朗普总统确实毫不掩饰他对这些机构的矛盾态度。我预计,随着美国逐渐放弃其在这些机构中的传统领导角色,北京的地位将在未来几年上升。

但北京也面临着学者们所说的“金德尔伯格陷阱”的风险,即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撤退,而没有其他人愿意填补这一真空。因此,我预计北京方面将谨慎庆祝美国退出或削弱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因为美国的撤退可能会给北京带来成本和麻烦。

特朗普政府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

如果历史规律不变,特朗普总统及其政党很可能在2026年的中期选举中遭遇挫折。我认为这解释了为什么他的政府在上任的头几个月里如此紧迫地努力,试图在中期选举之前尽可能多地落实其议程。因此,这对特朗普总统来说将是一个挑战,但未必是风险。

我认为特朗普总统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人们认为他背叛了支持者。

特朗普总统竞选时承诺要为美国工人带来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繁荣。但迄今为止,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却适得其反。它不仅抬高了物价,还减少了美国工人的财富。

如果特朗普总统因其固执己见的关税政策而被视为正在推动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甚至更糟,我认为他的政治支持将会减少,他将难以推动其政治议程的其他方面。因此,我将关注经济领域,以此来衡量特朗普总统有多少政治资本来推进他重塑美国及其世界地位的愿景。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每日头条
OR
+
最受欢迎
OR
+
最新资讯
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