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5-02 09:05
金融

地缘政治影响下,中东资金逐渐流向亚洲

海湾投资者对亚洲的期望不仅仅是投资回报。
沙特去中东收割土豪:赚疯了,卷麻了
NICHOLAS GORDON



去年10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前往沙特阿拉伯首都,也是沙特证券交易所所在地利雅得。在沙特官员见证下,陈茂波按下按钮,启动了中东地区最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该基金规模12亿美元,追踪在中国香港上市的30家符合伊斯兰教法的公司(大型银行汇丰因收取利息不符合标准被排除在外)。

由于香港努力与海湾地区新兴资本加强联系,陈茂波与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与陈茂波无亲属关系)等几位同僚频繁出访中东地区。

“过去三四年,国泰航空香港到迪拜的航班一直爆满,”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他补充说,自己“前往中东也比以前频繁”)。

如今众多亚洲经济体都在努力吸引海湾地区的资金,香港只是其中之一,资金来源也不仅是个人投资者。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不管是沙特阿拉伯万亿美元规模的公共投资基金(PIF),还是阿联酋一系列投资机构,都在将目光转向东方。海湾地区投资者希望实现投资多元化,亚洲拥有年轻的人口结构、充满活力的科技行业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海湾国家要寻找新市场,最具吸引力的新市场就在亚洲,”总部位于迪拜的地缘政治风险咨询公司盖特豪斯咨询(Gatehouse Advisory)合伙人瓦苏基·沙斯特里(Vasuki Shastry)解释道,“如果能与其他投资基金合作,说不定就能发掘出下一个马云,下一个超级潜力股。”

然而,日益紧密的金融联系不只是商业行为。从战略层面来看,中东正努力构建后石油时代的经济格局;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海湾地区和亚洲都在努力对冲风险,因为美国不断施展经济影响力,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可能搅动贸易和投资关系。

中东各国政府最初(现在仍然)在资金管理上更倾向于欧洲为中心。像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都将石油收入投入到北美和欧洲发达经济体的公开市场。举个例子,据智库亚洲之家的数据,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近一半海外投资流向了美国,远超其他任何地区,投向中国的资金仅占2%。

这意味着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的投资者“在亚洲崛起的过程中有点错失了良机”,范力民说。如今,中东正努力追赶。

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加强对海外投资的审查,海湾投资者也在寻求丰富投资组合的选择。去年,英国阻止了阿联酋支持的《每日电讯报》收购计划,欧洲各国政府也对海湾实体试图增持本地电信公司表示不满。

“海湾资本想收购西方资产可不容易,”沙斯特里说,“海湾国家对于此类投资受到的审查感到不自在。”

所以海湾地区将目光投向其他市场,尤其是亚洲。“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亚洲的投资策略一直相当激进,”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主权财富基金专家阿纳·纳克瓦洛瓦伊特(Ana Nacvalovaite)说。

海湾对亚洲的投资规模虽小,但不断增长。据跟踪主权投资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对亚洲经济体投资了66亿美元,是此前三年投资金额的两倍。同一时期,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和卡塔尔投资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等海湾合作委员会基金也增加了对亚洲的投资。

海湾投资者对亚洲的期望不仅仅是投资回报。汇丰银行的范力民认为,中东基金正“努力获取有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海湾投资者,尤其是阿联酋投资者一直喜欢在印度投资,主要因为印度与海湾地区有长期的贸易和商业联系。“众多印度亿万富翁住在阿联酋,彼此之间很熟悉,”沙斯特里说,“在印度投资就像在自家门口投资一样。”

还有中国,中东石油的重要买家之一。范力民表示,海湾合作委员会对中国的投资比在其他地方“针对性”更强,“投资中国是因为地缘战略多元化和获取技术的双重需求。”

纳克瓦洛瓦伊特表示,中东投资者正在关键领域寻找重大机会,而亚洲的关键领域就是科技。以电动汽车为例:2023年底,与阿布扎比政府旗下专注移动出行领域的CYVN控股公司,向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投资了22亿美元。

电子游戏是另一个引起中东关注的新兴领域。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在游戏领域进行了多笔投资,包括持有任天堂(Nintendo)、卡普空(Capcom)和Nexon等公司股份,还投资了中国电竞公司英雄电竞。

总部即将迁往阿布扎比的电竞公司NIP集团创始人希查姆·查伊内(Hicham Chahine)表示,海湾地区对电竞行业的兴趣有助于投资者打入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印度、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的潜力也不小。在游戏和电竞方面东方国家一直比西方领先。”

最后是东南亚,尤其是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国家希望借助共有的文化和宗教纽带吸引投资。“印尼人和马来西亚人非常看重文化相似性,”沙斯特里解释道。

在东南亚,海湾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数据中心、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最近印度尼西亚从阿联酋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用于成立新的可再生能源合资企业,该项目获得了印尼新成立的达南塔拉(Danantara)主权财富基金支持。

达南塔拉首席投资官潘杜·夏吉里(Pandu Sjahrir)表示,基金成立过程中阿布扎比投资者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他对印尼从海湾地区获得更多投资相当乐观。“他们发现印尼拥有丰富的资源、廉价能源还有庞大的人口,尤其是消费领域优势明显。过去八到十年里,他们从印尼赚了钱,所以想加大投资力度。”

亚洲金融中心也在努力吸引更多中东投资。香港和新加坡都是财富管理和家族办公室汇聚之地,目前两地都在大力吸引海湾富人的资金。

香港尤其积极。2023年,香港官员曾大胆尝试邀请石油巨头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香港二次上市,不过目前尚未成功。与此同时,港交所在利雅得开了办事处。沙特证券交易所组织的资本市场论坛也在香港举办。

汇丰银行的范力民承认,现在还“很难判断”香港吸引中东资金的努力是否奏效。不过香港与中国内地联系紧密,可能在吸引资金流动方面更具优势,毕竟中国是技术来源地、石油买家以及潜在的安全合作伙伴。“资金流向确实会受到当下政治现实的影响,”他说。

沙特和阿联酋努力在国内和国际上投资的同时,亚洲国家和公司也在谋求对海湾地区投资。不少中国大型企业选择向中东拓展业务。例如,去年中国外卖巨头美团在沙特推出了服务,这是该公司首次在中国境外开展业务。

“对中国企业来说,中东是最赚钱的市场,”沙斯特里说,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纷纷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情况下。他补充道,迪拜“满大街都是中国制造的汽车”。据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传音、小米和荣耀三家中国手机品牌在中东市场(包括沙特等海湾国家,以及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和以色列)占据了37%的份额,超过了苹果或三星的市场份额。

寻找新市场的中国企业或许能得到海湾政府的帮助。像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之类基金就迫切希望投资本国经济,利用资金吸引新的国内办公机构和制造中心落地。今年1月初,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获得了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旗下公司埃耐特(Alat)的20亿美元投资,在利雅得成立了新的中东总部,并在沙特建了工厂。

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海湾国家就在考虑其他选择。去年,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表示正考虑加入金砖国家,这一国际集团正日益成为可与西方抗衡的力量。如今,阿联酋已成为正式成员。

然而,中东地区与美国的安全联系紧密,可能导致海湾地区与中国建立不受限制的金融关系变得困难。2023年,美国对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G42越发关注,该公司与中国科技公司关系密切,包括被美国制裁的华为。到2023年年底,G42同意切断与中国硬件供应商的联系,首席执行官肖鹏承认公司无法“同时与中美两方合作”。几个月后,微软便迅速对其投资了15亿美元。

不过,海湾国家可能认为,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投资需要一些灵活性。“地缘政治现实促使全球投资者如更注重多元化,中东投资者也不例外,”汇丰银行的范力民表示。

印尼达南塔拉公司的潘杜则坚信,海湾国家会被印尼提供的机会吸引:“海湾错过了印度,又错过了中国,他们不想再错过这次机会。”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沙特去中东收割土豪:赚疯了,卷麻了
2025-05-02 09:05
金融

地缘政治影响下,中东资金逐渐流向亚洲

海湾投资者对亚洲的期望不仅仅是投资回报。
NICHOLAS GORDON



去年10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前往沙特阿拉伯首都,也是沙特证券交易所所在地利雅得。在沙特官员见证下,陈茂波按下按钮,启动了中东地区最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该基金规模12亿美元,追踪在中国香港上市的30家符合伊斯兰教法的公司(大型银行汇丰因收取利息不符合标准被排除在外)。

由于香港努力与海湾地区新兴资本加强联系,陈茂波与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与陈茂波无亲属关系)等几位同僚频繁出访中东地区。

“过去三四年,国泰航空香港到迪拜的航班一直爆满,”汇丰银行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表示。(他补充说,自己“前往中东也比以前频繁”)。

如今众多亚洲经济体都在努力吸引海湾地区的资金,香港只是其中之一,资金来源也不仅是个人投资者。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不管是沙特阿拉伯万亿美元规模的公共投资基金(PIF),还是阿联酋一系列投资机构,都在将目光转向东方。海湾地区投资者希望实现投资多元化,亚洲拥有年轻的人口结构、充满活力的科技行业和快速增长的经济体,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海湾国家要寻找新市场,最具吸引力的新市场就在亚洲,”总部位于迪拜的地缘政治风险咨询公司盖特豪斯咨询(Gatehouse Advisory)合伙人瓦苏基·沙斯特里(Vasuki Shastry)解释道,“如果能与其他投资基金合作,说不定就能发掘出下一个马云,下一个超级潜力股。”

然而,日益紧密的金融联系不只是商业行为。从战略层面来看,中东正努力构建后石油时代的经济格局;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海湾地区和亚洲都在努力对冲风险,因为美国不断施展经济影响力,新上台的特朗普政府可能搅动贸易和投资关系。

中东各国政府最初(现在仍然)在资金管理上更倾向于欧洲为中心。像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联酋等国都将石油收入投入到北美和欧洲发达经济体的公开市场。举个例子,据智库亚洲之家的数据,阿布扎比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近一半海外投资流向了美国,远超其他任何地区,投向中国的资金仅占2%。

这意味着沙特、阿联酋等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的投资者“在亚洲崛起的过程中有点错失了良机”,范力民说。如今,中东正努力追赶。

另一方面,随着西方国家加强对海外投资的审查,海湾投资者也在寻求丰富投资组合的选择。去年,英国阻止了阿联酋支持的《每日电讯报》收购计划,欧洲各国政府也对海湾实体试图增持本地电信公司表示不满。

“海湾资本想收购西方资产可不容易,”沙斯特里说,“海湾国家对于此类投资受到的审查感到不自在。”

所以海湾地区将目光投向其他市场,尤其是亚洲。“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在亚洲的投资策略一直相当激进,”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主权财富基金专家阿纳·纳克瓦洛瓦伊特(Ana Nacvalovaite)说。

海湾对亚洲的投资规模虽小,但不断增长。据跟踪主权投资的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对亚洲经济体投资了66亿美元,是此前三年投资金额的两倍。同一时期,阿布扎比投资局(Abu Dhabi Investment Authority)、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和卡塔尔投资局(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等海湾合作委员会基金也增加了对亚洲的投资。

海湾投资者对亚洲的期望不仅仅是投资回报。汇丰银行的范力民认为,中东基金正“努力获取有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海湾投资者,尤其是阿联酋投资者一直喜欢在印度投资,主要因为印度与海湾地区有长期的贸易和商业联系。“众多印度亿万富翁住在阿联酋,彼此之间很熟悉,”沙斯特里说,“在印度投资就像在自家门口投资一样。”

还有中国,中东石油的重要买家之一。范力民表示,海湾合作委员会对中国的投资比在其他地方“针对性”更强,“投资中国是因为地缘战略多元化和获取技术的双重需求。”

纳克瓦洛瓦伊特表示,中东投资者正在关键领域寻找重大机会,而亚洲的关键领域就是科技。以电动汽车为例:2023年底,与阿布扎比政府旗下专注移动出行领域的CYVN控股公司,向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蔚来投资了22亿美元。

电子游戏是另一个引起中东关注的新兴领域。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在游戏领域进行了多笔投资,包括持有任天堂(Nintendo)、卡普空(Capcom)和Nexon等公司股份,还投资了中国电竞公司英雄电竞。

总部即将迁往阿布扎比的电竞公司NIP集团创始人希查姆·查伊内(Hicham Chahine)表示,海湾地区对电竞行业的兴趣有助于投资者打入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市场。印度、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的潜力也不小。在游戏和电竞方面东方国家一直比西方领先。”

最后是东南亚,尤其是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两个国家希望借助共有的文化和宗教纽带吸引投资。“印尼人和马来西亚人非常看重文化相似性,”沙斯特里解释道。

在东南亚,海湾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数据中心、原材料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最近印度尼西亚从阿联酋获得了1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用于成立新的可再生能源合资企业,该项目获得了印尼新成立的达南塔拉(Danantara)主权财富基金支持。

达南塔拉首席投资官潘杜·夏吉里(Pandu Sjahrir)表示,基金成立过程中阿布扎比投资者一直“保持密切联系”。他对印尼从海湾地区获得更多投资相当乐观。“他们发现印尼拥有丰富的资源、廉价能源还有庞大的人口,尤其是消费领域优势明显。过去八到十年里,他们从印尼赚了钱,所以想加大投资力度。”

亚洲金融中心也在努力吸引更多中东投资。香港和新加坡都是财富管理和家族办公室汇聚之地,目前两地都在大力吸引海湾富人的资金。

香港尤其积极。2023年,香港官员曾大胆尝试邀请石油巨头沙特阿美(Saudi Aramco)在香港二次上市,不过目前尚未成功。与此同时,港交所在利雅得开了办事处。沙特证券交易所组织的资本市场论坛也在香港举办。

汇丰银行的范力民承认,现在还“很难判断”香港吸引中东资金的努力是否奏效。不过香港与中国内地联系紧密,可能在吸引资金流动方面更具优势,毕竟中国是技术来源地、石油买家以及潜在的安全合作伙伴。“资金流向确实会受到当下政治现实的影响,”他说。

沙特和阿联酋努力在国内和国际上投资的同时,亚洲国家和公司也在谋求对海湾地区投资。不少中国大型企业选择向中东拓展业务。例如,去年中国外卖巨头美团在沙特推出了服务,这是该公司首次在中国境外开展业务。

“对中国企业来说,中东是最赚钱的市场,”沙斯特里说,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纷纷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情况下。他补充道,迪拜“满大街都是中国制造的汽车”。据研究公司Canalys的数据,传音、小米和荣耀三家中国手机品牌在中东市场(包括沙特等海湾国家,以及伊拉克、黎巴嫩、约旦和以色列)占据了37%的份额,超过了苹果或三星的市场份额。

寻找新市场的中国企业或许能得到海湾政府的帮助。像沙特公共投资基金之类基金就迫切希望投资本国经济,利用资金吸引新的国内办公机构和制造中心落地。今年1月初,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获得了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旗下公司埃耐特(Alat)的20亿美元投资,在利雅得成立了新的中东总部,并在沙特建了工厂。

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海湾国家就在考虑其他选择。去年,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表示正考虑加入金砖国家,这一国际集团正日益成为可与西方抗衡的力量。如今,阿联酋已成为正式成员。

然而,中东地区与美国的安全联系紧密,可能导致海湾地区与中国建立不受限制的金融关系变得困难。2023年,美国对阿联酋人工智能公司G42越发关注,该公司与中国科技公司关系密切,包括被美国制裁的华为。到2023年年底,G42同意切断与中国硬件供应商的联系,首席执行官肖鹏承认公司无法“同时与中美两方合作”。几个月后,微软便迅速对其投资了15亿美元。

不过,海湾国家可能认为,在日益复杂的世界中投资需要一些灵活性。“地缘政治现实促使全球投资者如更注重多元化,中东投资者也不例外,”汇丰银行的范力民表示。

印尼达南塔拉公司的潘杜则坚信,海湾国家会被印尼提供的机会吸引:“海湾错过了印度,又错过了中国,他们不想再错过这次机会。”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