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21 17:08
科技

中国举办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展示人形机器人科技成果

上周六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特殊半程马拉松中有21支机器人队伍参赛:这些参赛“选手”有的步履稳健、平衡性好,而另一些则步履蹒跚,几乎迈不开腿;有些机器人甚至离开起跑线没多远就摔倒。
天工Ultra,一款人形机器人,在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冲过终点线
Yoko Kubota,Raffaele Huang



在上周六北京的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金属撞击柏油路面的声音成为一大特色:参加这次比赛的除了数千名人类跑者,还有21支人形机器人队伍。

这场由人类跑者和数十台机器人共同参与的公路半马赛被宣传为中国尖端科技的一次展示。

确实,对于这些机器人及其开发者而言,这场备受瞩目的活动事关重大。如果这些机器人在这次大力宣扬的活动中摔倒、死机或迷路,它们的开发者可能会陷入难堪的境地。

这场13英里的半马比赛是中国展示人形机器人最新发展水平的一次机会,而人形机器人是中美科技竞争前沿的几个技术领域之一。赛事组织者称,这是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中国已表示希望到2027年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政府有关部门已向机器人公司提供了大量支持,例如补贴、人才奖金和税收减免。

实际上,这场比赛既展现了一些机器人能够多么快速平稳地奔跑,也显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模仿人类活动方面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Beijing Humanoid Robot Innovation Center)开发了此次参赛的一款名为天工Ultra (Tien Kung Ultra)的机器人。该机构的首席技术官唐剑说:“跑步也是人的一项非常基本的能力,我们既然做人形机器人,就是尽可能地让它拥有人的一些基础能力,我觉得走路跑步上楼梯可能都是人形机器人在实际产业化落地中需要的一种基础能力。”

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生产更多、更精密的机器人,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国内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比赛开始前,数千名人类跑者挤在起跑线后的一条赛道上,许多人通过原地跑动来热身。这些人形机器人在另一条赛道上,用护栏与人类跑者分开,它们在等待发令时大多静止不动。

上午7:30发令笛声响起时,人类跑者立刻冲了出去,涌入赛道。而机器人的起跑时间是错开的,每台机器人起跑间隔一、两分钟,以防止它们相互碰撞。

第一个出发的机器人是天工Ultra,它身高5英尺9英寸,体重115磅,头部漆黑,身穿橙色背心。有三个人陪着它,以帮助控制这台机器人。

这场比赛是这些人形机器人几个月训练成果的集中体现,它们必须习得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据组织者称,赛道有平路也有坡度路段,有六个左转弯和八个右转弯。开发者必须训练这些机器人保持稳定性和平衡,以避免在半马这样的长距离跑步过程中摔倒。

组织方原计划的比赛关门时间大约是3.5小时,这意味着机器人跑者完成比赛的最低平均速度约为每小时3.7英里。开发者表示,人形机器人通常一次充电最多只能续航两小时。它们跑得越快,能跑的距离就越短。

跑步时零部件很容易损坏,因此开发者用金属替换了塑料部件,并使用了超高强度但成本高昂的材料。一篇社交媒体帖子显示,一家公司通过将机器人连接到一个类似健身器材的金属支架上来训练人形机器人,以防止其摔倒。

天工Ultra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发,该研究机构由机器人公司优必选(UBTech)、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制造商小米集团(Xiaomi)以及北京市政府共同创立。北京市某区政府在网上发布的天工Ultra简介显示,这款机器人平均时速可达6英里,能够应对山坡、楼梯、草地和沙地地形。

为了参加这场半程马拉松,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对一款现有机器人机型进行了改造。据官方媒体报道,天工Ultra的腿比原始机型更长,身高也增加了约4英寸,可以跑得更快。开发人员还使用了更坚固的材料来制作天工Ultra的髋关节,并在这款机器人的脚上安装了一对运动鞋鞋底,可提供缓震效果并减少对腿部和脚部的磨损。

天工Ultra在赛程的大部分时间都轻松领先于其他机器人。唐剑表示,天工Ultra曾因电池电量耗尽摔倒过一次。这些机器人被允许更换电池,天工Ultra赛中更换了三次电池。

许多机器人是由遥控器控制的,而天工Ultra使用了无线追踪技术,因此能够与它的领跑员进行通信。唐剑说,有一种算法可以确定人类跑者和这款人形机器人之间需要保持的精确距离。

除了天工Ultra,参赛的机器人“选手”还有松延动力(Noetix Robotics)开发的小顽童N2,这款孩童模样的机器人高4英尺、重66磅。此外,身高5英尺6英寸的幻幻是唯一一款头部外观像人的机器人。另一个名为神农的机器人配备了螺旋桨。

有些机器人步履稳健、平衡性好,而另一些则步履蹒跚,几乎迈不开腿。有些机器人甚至离开起跑线没多远就摔倒。幻幻摇摇晃晃,有时会跑错方向,随后很快就瘫坐在赛道上无法前进,结束了自己的比赛。

神农的表现尤其糟糕,刚出发就剧烈摇摆,导致人类陪跑员失足绊倒。这款机器人撞上围栏,摔成碎片。马拉松工作人员冲上前去清理残留的碎片;神农被带离赛道时,它的一条手臂耷拉着。

人类男子组冠军以1小时2分36秒的成绩完成了比赛,紧随其后的是数千名兴奋的人类跑者。有些人筋疲力尽,在附近休息缓口气。

2小时40分42秒后,天工Ultra成为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机器人。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大批观众正焦急地等待着这些机器人。许多人围着天工Ultra拍照。这款机器人依旧面无表情。

最终,仅有天工Ultra和小顽童N2在原定的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组织方延长比赛时间至4小时10分钟,以等待更多队伍完成比赛。官媒报道显示,小顽童N2的姊妹型号旋风小子N2也在随后抵达的机器人之列。天工团队在整个比赛中坚持使用一个机器人,而另一些团队则更换了机器人。

参加了这次半程马拉松的29岁北京居民Hang Qian表示,他比天工Ultra快了大约10分钟。

Hang说,对普通人来说,半程马拉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所有人都会筋疲力尽,但机器人可以通过更换电池继续跑下去。

他说:“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能力的提升,以后还会有机器人做饭比赛,攀岩比赛,游泳比赛,机器人能够应用到更多的场景。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天工Ultra,一款人形机器人,在北京半程马拉松比赛中冲过终点线
2025-04-21 17:08
科技

中国举办首次“人机共跑”半程马拉松,展示人形机器人科技成果

上周六在北京举行的一场特殊半程马拉松中有21支机器人队伍参赛:这些参赛“选手”有的步履稳健、平衡性好,而另一些则步履蹒跚,几乎迈不开腿;有些机器人甚至离开起跑线没多远就摔倒。
Yoko Kubota,Raffaele Huang



在上周六北京的一场半程马拉松比赛中,金属撞击柏油路面的声音成为一大特色:参加这次比赛的除了数千名人类跑者,还有21支人形机器人队伍。

这场由人类跑者和数十台机器人共同参与的公路半马赛被宣传为中国尖端科技的一次展示。

确实,对于这些机器人及其开发者而言,这场备受瞩目的活动事关重大。如果这些机器人在这次大力宣扬的活动中摔倒、死机或迷路,它们的开发者可能会陷入难堪的境地。

这场13英里的半马比赛是中国展示人形机器人最新发展水平的一次机会,而人形机器人是中美科技竞争前沿的几个技术领域之一。赛事组织者称,这是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马比赛。中国已表示希望到2027年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世界领导者,政府有关部门已向机器人公司提供了大量支持,例如补贴、人才奖金和税收减免。

实际上,这场比赛既展现了一些机器人能够多么快速平稳地奔跑,也显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模仿人类活动方面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Beijing Humanoid Robot Innovation Center)开发了此次参赛的一款名为天工Ultra (Tien Kung Ultra)的机器人。该机构的首席技术官唐剑说:“跑步也是人的一项非常基本的能力,我们既然做人形机器人,就是尽可能地让它拥有人的一些基础能力,我觉得走路跑步上楼梯可能都是人形机器人在实际产业化落地中需要的一种基础能力。”

中国正在大力推动生产更多、更精密的机器人,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国内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比赛开始前,数千名人类跑者挤在起跑线后的一条赛道上,许多人通过原地跑动来热身。这些人形机器人在另一条赛道上,用护栏与人类跑者分开,它们在等待发令时大多静止不动。

上午7:30发令笛声响起时,人类跑者立刻冲了出去,涌入赛道。而机器人的起跑时间是错开的,每台机器人起跑间隔一、两分钟,以防止它们相互碰撞。

第一个出发的机器人是天工Ultra,它身高5英尺9英寸,体重115磅,头部漆黑,身穿橙色背心。有三个人陪着它,以帮助控制这台机器人。

这场比赛是这些人形机器人几个月训练成果的集中体现,它们必须习得人类与生俱来的技能。据组织者称,赛道有平路也有坡度路段,有六个左转弯和八个右转弯。开发者必须训练这些机器人保持稳定性和平衡,以避免在半马这样的长距离跑步过程中摔倒。

组织方原计划的比赛关门时间大约是3.5小时,这意味着机器人跑者完成比赛的最低平均速度约为每小时3.7英里。开发者表示,人形机器人通常一次充电最多只能续航两小时。它们跑得越快,能跑的距离就越短。

跑步时零部件很容易损坏,因此开发者用金属替换了塑料部件,并使用了超高强度但成本高昂的材料。一篇社交媒体帖子显示,一家公司通过将机器人连接到一个类似健身器材的金属支架上来训练人形机器人,以防止其摔倒。

天工Ultra由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发,该研究机构由机器人公司优必选(UBTech)、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制造商小米集团(Xiaomi)以及北京市政府共同创立。北京市某区政府在网上发布的天工Ultra简介显示,这款机器人平均时速可达6英里,能够应对山坡、楼梯、草地和沙地地形。

为了参加这场半程马拉松,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对一款现有机器人机型进行了改造。据官方媒体报道,天工Ultra的腿比原始机型更长,身高也增加了约4英寸,可以跑得更快。开发人员还使用了更坚固的材料来制作天工Ultra的髋关节,并在这款机器人的脚上安装了一对运动鞋鞋底,可提供缓震效果并减少对腿部和脚部的磨损。

天工Ultra在赛程的大部分时间都轻松领先于其他机器人。唐剑表示,天工Ultra曾因电池电量耗尽摔倒过一次。这些机器人被允许更换电池,天工Ultra赛中更换了三次电池。

许多机器人是由遥控器控制的,而天工Ultra使用了无线追踪技术,因此能够与它的领跑员进行通信。唐剑说,有一种算法可以确定人类跑者和这款人形机器人之间需要保持的精确距离。

除了天工Ultra,参赛的机器人“选手”还有松延动力(Noetix Robotics)开发的小顽童N2,这款孩童模样的机器人高4英尺、重66磅。此外,身高5英尺6英寸的幻幻是唯一一款头部外观像人的机器人。另一个名为神农的机器人配备了螺旋桨。

有些机器人步履稳健、平衡性好,而另一些则步履蹒跚,几乎迈不开腿。有些机器人甚至离开起跑线没多远就摔倒。幻幻摇摇晃晃,有时会跑错方向,随后很快就瘫坐在赛道上无法前进,结束了自己的比赛。

神农的表现尤其糟糕,刚出发就剧烈摇摆,导致人类陪跑员失足绊倒。这款机器人撞上围栏,摔成碎片。马拉松工作人员冲上前去清理残留的碎片;神农被带离赛道时,它的一条手臂耷拉着。

人类男子组冠军以1小时2分36秒的成绩完成了比赛,紧随其后的是数千名兴奋的人类跑者。有些人筋疲力尽,在附近休息缓口气。

2小时40分42秒后,天工Ultra成为第一个到达终点的机器人。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大批观众正焦急地等待着这些机器人。许多人围着天工Ultra拍照。这款机器人依旧面无表情。

最终,仅有天工Ultra和小顽童N2在原定的关门时间内完成比赛,组织方延长比赛时间至4小时10分钟,以等待更多队伍完成比赛。官媒报道显示,小顽童N2的姊妹型号旋风小子N2也在随后抵达的机器人之列。天工团队在整个比赛中坚持使用一个机器人,而另一些团队则更换了机器人。

参加了这次半程马拉松的29岁北京居民Hang Qian表示,他比天工Ultra快了大约10分钟。

Hang说,对普通人来说,半程马拉松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所有人都会筋疲力尽,但机器人可以通过更换电池继续跑下去。

他说:“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能力的提升,以后还会有机器人做饭比赛,攀岩比赛,游泳比赛,机器人能够应用到更多的场景。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