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12-09 14:47
商业与经济

中国通胀放缓,表明内需依然疲软

中国11月份CPI升速放缓,PPI有所改善但延续跌势,这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出台措施提振支出,但内需依然疲软。
经济中国消费通胀放缓,表明内需依然疲软
By Singapore editors


中国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升速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有所改善但延续跌势,这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出台措施提振支出,但内需依然疲软。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CPI同比上涨0.2%,10月份涨幅为0.3%。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1月份CPI上涨0.5%。

与此同时,11月份PPI下降2.5%,连续第26个月下降。10月份PPI下降2.9%,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1月份PPI下降2.8%。

尽管在中国政府刺激措施的推动下,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几个月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但周一的经济数据表明,由于持续多年的楼市低迷继续拖累经济,决策者在说服消费者和企业增加支出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衡量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情况的官方和民间调查数据均显示,上月经济活动有所回升。但国内房企巨头的交易情况表明,房地产市场远未触底。数据提供商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百强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6.9%,至人民币3,630亿元(合499.3亿美元),扭转了10月份上升7.1%的势头。11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环比下降16.6%。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是拖累通胀的最大因素,11月份食品价格涨幅大幅放缓至1.0%,而10月份涨幅为2.9%。11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10月份为下降0.3%。

中国11月份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小幅上涨0.3%,10月份涨幅为0.2%。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助理经济学家Ng Gabriel表示,核心通胀上升和PPI通缩缓解带来了一些利好,表明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基础通胀。不过,他预计,到2025年及以后,工业产能过剩将继续使通胀维持在低位。

经济学家们表示,抗击通缩压力的关键在于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直接支持家庭和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此前鼓励中国家庭升级家电和汽车的补贴效果有限,许多经济学家预计,除非推出更大力度、以消费为重点的措施,否则通胀将保持低位。

“刺激措施似乎正在为基础通胀托底,”凯投宏观的Ng表示,“但由于刺激措施带来的提振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而且供需失衡背后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充分解决,我们认为未来通胀不会有太大上升空间。”

美国即将在特朗普(Trump)第二任期加征关税之际,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预计中国高层领导人将在会上就明年的政策重点提供线索。经济学家们希望,其中将包括更多提振内需的措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经济中国消费通胀放缓,表明内需依然疲软
2024-12-09 14:47
商业与经济

中国通胀放缓,表明内需依然疲软

中国11月份CPI升速放缓,PPI有所改善但延续跌势,这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出台措施提振支出,但内需依然疲软。
By Singapore editors


中国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升速放缓,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有所改善但延续跌势,这表明尽管中国政府出台措施提振支出,但内需依然疲软。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CPI同比上涨0.2%,10月份涨幅为0.3%。接受《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调查的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1月份CPI上涨0.5%。

与此同时,11月份PPI下降2.5%,连续第26个月下降。10月份PPI下降2.9%,经济学家此前预计11月份PPI下降2.8%。

尽管在中国政府刺激措施的推动下,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几个月出现了一些企稳迹象,但周一的经济数据表明,由于持续多年的楼市低迷继续拖累经济,决策者在说服消费者和企业增加支出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衡量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情况的官方和民间调查数据均显示,上月经济活动有所回升。但国内房企巨头的交易情况表明,房地产市场远未触底。数据提供商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百强房企的销售操盘金额同比下降6.9%,至人民币3,630亿元(合499.3亿美元),扭转了10月份上升7.1%的势头。11月百强房企销售操盘金额环比下降16.6%。

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食品价格是拖累通胀的最大因素,11月份食品价格涨幅大幅放缓至1.0%,而10月份涨幅为2.9%。11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持平,10月份为下降0.3%。

中国11月份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小幅上涨0.3%,10月份涨幅为0.2%。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助理经济学家Ng Gabriel表示,核心通胀上升和PPI通缩缓解带来了一些利好,表明刺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基础通胀。不过,他预计,到2025年及以后,工业产能过剩将继续使通胀维持在低位。

经济学家们表示,抗击通缩压力的关键在于加大财政刺激力度,直接支持家庭和陷入困境的房地产行业。此前鼓励中国家庭升级家电和汽车的补贴效果有限,许多经济学家预计,除非推出更大力度、以消费为重点的措施,否则通胀将保持低位。

“刺激措施似乎正在为基础通胀托底,”凯投宏观的Ng表示,“但由于刺激措施带来的提振可能只是昙花一现,而且供需失衡背后的根本原因没有得到充分解决,我们认为未来通胀不会有太大上升空间。”

美国即将在特朗普(Trump)第二任期加征关税之际,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预计中国高层领导人将在会上就明年的政策重点提供线索。经济学家们希望,其中将包括更多提振内需的措施。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