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3-01-05 11:37
金融

金融:亚洲加密行业上演双城记?

坡县南希:受FTX暴雷影响,新加坡加密行业情况直转急下,而试图重振经济的香港,却将目标瞄准了亚洲虚拟资产中心的宝座。新加坡香港到底谁能跑赢加密赛道?
香港严苛的防疫政策或已成历史
坡县南希

■新加坡近年雄踞亚洲加密之都,大量热钱和加密从业者蜂拥而至。去年秋季,新加坡召开了全球加密行业峰会Token2049,还有众多加密交易所赞助F1一级方程式赛车。 整整一个月间,新加坡各大酒店全是加密行业相关的活动,地铁等公共交通随处可见加密员工身着自己公司标志的T恤。在各种光鲜靓丽的聚会场合,加密行业娇子们把酒言欢,觥筹交错。狮城一时盛况空前,风光无两。

11月,全球第二大加密交易所FTX暴雷之后,整个行业情况直转急下。新加坡国家主权基金淡马锡以及红杉资本对FTX都倾注了大额投资,他们和全球众多投资者同样遭受血本无归的厄运。一时间,本地媒体报道新加坡监管机构将对巨额加密投资亏损问责,收紧对加密行业的监管政策,一场盛宴又似将戛然而止。另外一方面,逐渐放弃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试图重振经济的香港,也将目标瞄准了亚洲虚拟资产中心的宝座。

新加坡香港双城到底谁能跑赢加密赛道?业内专家则各有说法。

香港打响虚拟资产宣言的第一枪

2022年10月底,香港财库局发布了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提出“在加紧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的同时,也乐意联系全球虚拟资产业界,邀请有关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 紧随其后的香港科技金融周,关于香港发展央行数字货币,数字资产与区块链在资本市场的应用,以及Web3.0和元宇宙的话题讨论掀起了又一轮高潮。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汪扬教授,对此评价说“宣言的发布打响了非常漂亮的第一枪。”

汪扬教授是香港发展数字经济的积极倡导者。他说,香港近年来谈了非常多的科技创新,几乎在每个施政报告,甚至每个官员的演讲里都提到要把香港打造成一个科技创新的世界级标杆和中心。“有这样的意愿非常难能可贵, 我觉得科技创新香港一定要搞。它是香港未来发展的一个推动引擎,” 他说。

但他同时希望在谈科技创新的时候要考虑周全, 不仅要搞前沿的科研而要建设整个科技创新的生态。这个方面他认为数字经济的建设首当其冲。但在很长时间以来,香港对数字资产和相关的产业的态度并不是特别积极。现在,他认为香港对数字经济态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新加坡造成的压力。他说香港就像在“流血”,很多资源和和人才都跑到了新加坡。以往一些政府部门的政策和官员的态度就像一个“泵”,把血加速引流到新加坡和迪拜。

新加坡:昔日“加密之都”笼罩阴霾

新加坡的政策风向的确受到了FTX暴雷事件的影响。FTX于11月15日在美国发起了清算破产保护,法庭文件显示公司的总负债超过100亿美元,债权人数逾100万。首批50位债权人损失超30亿美元,其中位于旧金山的风投Paradium2.78亿美元投资损失最重, 其次是新加坡国家主权基金淡马锡的2.57亿美元投资,还有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的9500万美元投资,均已减记为零。

新加坡官方对淡马锡投资减记事宜在11月公开表态,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国会称,基金的名誉受损,但净投资回报对国家储备的贡献依旧。“我们的投资机构出现像淡马锡对FTX投资那样的亏损,是令人失望的,更令人失望的是,损失源自一家管理非常糟糕,可能涉及欺诈和不当处理客户资金的公司,”黄说。

新加坡是亚洲最早将加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政策的国家之一,拥有优越的税收政策和透明的环境。对此,新家坡领先的全牌照数字货币支付公司数宝支付(Digital Treasures Center)的首席战略官杨添明 (Desmond Yong)则认为,目前新加坡高官公开谈论加密环境和监管政策,并不代表其政策摇摆不定;反而说明新加坡依旧拥抱加密创新,初心不变。

杨添明说,纵观过去的一年,新加坡的政策制定者其实多次重申了他们在加密货币问题上的立场。 除了副总理,新加坡金管局(MAS)局长、董事总经理孟文能(Ravi Menon)最近一次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演讲中, 探讨新加坡着眼于全面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建设,包括加密货币赛道。孟强调,新加坡欢迎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内的创新,但不想成为交易和投机加密中心。对于普通投资者,监管机构已多次警告公众加密货币交易和投机所涉及的风险。

孟的演讲正好在FTX崩盘之前。杨添明解释说, 无论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所是否崩溃,“信号始终是一致的——新加坡不鼓励加密货币的交易和投机。”在FTX事件之前,新加坡金管局(MAS)一直注重推行大众教育和权益保护, 发布了加密货币广告指南,有效禁止在公共部门投放加密货币广告,最近还发布了一份侧重于维护零售消费者利益的咨询。

杨添明认为,新加坡为全球加密生态建设者提供了几大机会:作为监管加密货币的先驱,新加坡有机会帮助其他国家设定基准和用例,并且吸引合适的参与者。此外,作为金融中心,新加坡为加密货币与政府之间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受监管的空间。

汪扬教授则更看好香港。他觉得按照虚拟资产宣言的设想走下去的话。香港会成为不亚于新加坡的加密之都。他分析说,新加坡不仅因为淡马锡对FTX投资的损失,以及更早的三剑暴雷事件,对加密政策和监管方面做出反思,并且已经开始收紧监管。而这些前车之鉴正好有利于香港在发展数字产业的时候尽量完善体系设计。

香港推动数字经济已经开始一些具体动作: 第一是要做稳定币,“要建立对标港币的稳定币意义非常大,”汪扬说。他解释说,目前市场上稳定币都不是政府担保而是个人机构。如果是政府担保,那未来甚至可能避免FTX 这种暴雷事件。第二是数码港币 (e-HKDCentral),数码港币是要把香港的整个金融行业往区块链智能合约方向走,可能会以联盟链的形式。“是把香港的金融往更智能化和更现代化的方向走,”汪扬说。“我觉得是非常宏大的目标。”

新加坡是否会失去亚洲加密市场的优势地位?杨添明对此心态颇为平和开放。他说:“这是一个市场驱动的经济体,投资者会去满足他们需求的地方。哪里有合适的生态系统,哪里就有投资人来共建生态。”

附: 新加坡香港加密合规大事记

2022年

新加坡

推出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务 “Project Guardian”项目 – 新加坡金管局(MAS)宣布上线数字资产试点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务,其 Project Guardian 下的第一个行业试点探索批发融资市场中潜在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的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一笔实时交易。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Project Orchid 项目-- 金管局宣布完成该项目第一阶段 ,即探索了数字新加坡元(SGD)的潜在用例以及实施该用例所需的基础设施。

加密消费者保护手册 -- 金管局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密消费者保护手册的咨询文件,旨在降低散户投资者涉足加密货币风险。这也是新加坡监管机构首次将稳定币、加密货币和电子货币区分开。

币安被列入投资者警告名单 – MAS 官网发布公告,解释此前将币安列入投资者警告名单(IAL)而没有将 FTX 列入该名单的原因在于,虽然二者均没有获得许可,但币安有明显的招揽新加坡用户的行为。

Coinbase 在新加坡获得数字资产许可证 – 金管局批准 Coinbase 在新加坡提供受监管的服务,目前 Coinbase 在新加坡有大约 100 名员工。据统计,自新加坡于 2019 年推出许可制度以来,约有 15 家公司获得了此类许可,包括 Crypto.com 等。

新加坡议会通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FSM), 要求数字代币发行方和服务提供方需取得有效的金融牌照,并提出了更高的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要求。

香港

香港发布《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表示,SFC 因为从 2018 年采取了严谨的监管架构,避免了很多负面事件在香港发生,但委员会会支持创新与发展,尤其在元宇宙、NFT(艺术)、GameFi 方面,香港要明确的支持,也在积极探索适当的代币化资产监管框架。香港投资推广署主管称港府高度关注证券型代币,相关立法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评估从加密货币到传统金融资产的波动溢出:有资产支持的稳定币的作用》研究报告 --报告称,有资产支持的稳定币在加密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过,极端情况下,稳定币或其他加密资产的失败可能导致资产支持的稳定币的大规模赎回和储备资产的抛售,可能对传统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影响。

HashKey Group 获香港证监会发放的运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牌照。2018 年至今四年之久,仅 两家企业取得这一牌照,另一家为OSL交易所。尚无其他知名中心化交易所获得此类加密牌照。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央行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 2022 年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动上表示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其他货币当局就央行数字货币(CBDC)开展合作,希望此类合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并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展望未来,愿与各货币当局和国际机构在 CBDC 方面加强合作。

2020

新加坡发布《数字代币发售指南》(A Guide to Digital Token Offerings)

2019

新加坡支付服务法(PSA)成为第一批关于加密货币的法规

香港证监会自11月初开始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结算及交收服务并对投资者资产有控制权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即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规管。

2018

香港发布《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这是香港对加密资产作出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监管框架。此后各项配套建设陆续出现。■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香港严苛的防疫政策或已成历史
2023-01-05 11:37
金融

金融:亚洲加密行业上演双城记?

坡县南希:受FTX暴雷影响,新加坡加密行业情况直转急下,而试图重振经济的香港,却将目标瞄准了亚洲虚拟资产中心的宝座。新加坡香港到底谁能跑赢加密赛道?
坡县南希

■新加坡近年雄踞亚洲加密之都,大量热钱和加密从业者蜂拥而至。去年秋季,新加坡召开了全球加密行业峰会Token2049,还有众多加密交易所赞助F1一级方程式赛车。 整整一个月间,新加坡各大酒店全是加密行业相关的活动,地铁等公共交通随处可见加密员工身着自己公司标志的T恤。在各种光鲜靓丽的聚会场合,加密行业娇子们把酒言欢,觥筹交错。狮城一时盛况空前,风光无两。

11月,全球第二大加密交易所FTX暴雷之后,整个行业情况直转急下。新加坡国家主权基金淡马锡以及红杉资本对FTX都倾注了大额投资,他们和全球众多投资者同样遭受血本无归的厄运。一时间,本地媒体报道新加坡监管机构将对巨额加密投资亏损问责,收紧对加密行业的监管政策,一场盛宴又似将戛然而止。另外一方面,逐渐放弃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试图重振经济的香港,也将目标瞄准了亚洲虚拟资产中心的宝座。

新加坡香港双城到底谁能跑赢加密赛道?业内专家则各有说法。

香港打响虚拟资产宣言的第一枪

2022年10月底,香港财库局发布了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提出“在加紧筹备新虚拟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制度的同时,也乐意联系全球虚拟资产业界,邀请有关交易所在香港开拓商机。” 紧随其后的香港科技金融周,关于香港发展央行数字货币,数字资产与区块链在资本市场的应用,以及Web3.0和元宇宙的话题讨论掀起了又一轮高潮。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汪扬教授,对此评价说“宣言的发布打响了非常漂亮的第一枪。”

汪扬教授是香港发展数字经济的积极倡导者。他说,香港近年来谈了非常多的科技创新,几乎在每个施政报告,甚至每个官员的演讲里都提到要把香港打造成一个科技创新的世界级标杆和中心。“有这样的意愿非常难能可贵, 我觉得科技创新香港一定要搞。它是香港未来发展的一个推动引擎,” 他说。

但他同时希望在谈科技创新的时候要考虑周全, 不仅要搞前沿的科研而要建设整个科技创新的生态。这个方面他认为数字经济的建设首当其冲。但在很长时间以来,香港对数字资产和相关的产业的态度并不是特别积极。现在,他认为香港对数字经济态度的转变,一定程度上是出于新加坡造成的压力。他说香港就像在“流血”,很多资源和和人才都跑到了新加坡。以往一些政府部门的政策和官员的态度就像一个“泵”,把血加速引流到新加坡和迪拜。

新加坡:昔日“加密之都”笼罩阴霾

新加坡的政策风向的确受到了FTX暴雷事件的影响。FTX于11月15日在美国发起了清算破产保护,法庭文件显示公司的总负债超过100亿美元,债权人数逾100万。首批50位债权人损失超30亿美元,其中位于旧金山的风投Paradium2.78亿美元投资损失最重, 其次是新加坡国家主权基金淡马锡的2.57亿美元投资,还有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的9500万美元投资,均已减记为零。

新加坡官方对淡马锡投资减记事宜在11月公开表态,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国会称,基金的名誉受损,但净投资回报对国家储备的贡献依旧。“我们的投资机构出现像淡马锡对FTX投资那样的亏损,是令人失望的,更令人失望的是,损失源自一家管理非常糟糕,可能涉及欺诈和不当处理客户资金的公司,”黄说。

新加坡是亚洲最早将加密生态建设纳入国家政策的国家之一,拥有优越的税收政策和透明的环境。对此,新家坡领先的全牌照数字货币支付公司数宝支付(Digital Treasures Center)的首席战略官杨添明 (Desmond Yong)则认为,目前新加坡高官公开谈论加密环境和监管政策,并不代表其政策摇摆不定;反而说明新加坡依旧拥抱加密创新,初心不变。

杨添明说,纵观过去的一年,新加坡的政策制定者其实多次重申了他们在加密货币问题上的立场。 除了副总理,新加坡金管局(MAS)局长、董事总经理孟文能(Ravi Menon)最近一次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的演讲中, 探讨新加坡着眼于全面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建设,包括加密货币赛道。孟强调,新加坡欢迎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内的创新,但不想成为交易和投机加密中心。对于普通投资者,监管机构已多次警告公众加密货币交易和投机所涉及的风险。

孟的演讲正好在FTX崩盘之前。杨添明解释说, 无论其他加密货币交易所是否崩溃,“信号始终是一致的——新加坡不鼓励加密货币的交易和投机。”在FTX事件之前,新加坡金管局(MAS)一直注重推行大众教育和权益保护, 发布了加密货币广告指南,有效禁止在公共部门投放加密货币广告,最近还发布了一份侧重于维护零售消费者利益的咨询。

杨添明认为,新加坡为全球加密生态建设者提供了几大机会:作为监管加密货币的先驱,新加坡有机会帮助其他国家设定基准和用例,并且吸引合适的参与者。此外,作为金融中心,新加坡为加密货币与政府之间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受监管的空间。

汪扬教授则更看好香港。他觉得按照虚拟资产宣言的设想走下去的话。香港会成为不亚于新加坡的加密之都。他分析说,新加坡不仅因为淡马锡对FTX投资的损失,以及更早的三剑暴雷事件,对加密政策和监管方面做出反思,并且已经开始收紧监管。而这些前车之鉴正好有利于香港在发展数字产业的时候尽量完善体系设计。

香港推动数字经济已经开始一些具体动作: 第一是要做稳定币,“要建立对标港币的稳定币意义非常大,”汪扬说。他解释说,目前市场上稳定币都不是政府担保而是个人机构。如果是政府担保,那未来甚至可能避免FTX 这种暴雷事件。第二是数码港币 (e-HKDCentral),数码港币是要把香港的整个金融行业往区块链智能合约方向走,可能会以联盟链的形式。“是把香港的金融往更智能化和更现代化的方向走,”汪扬说。“我觉得是非常宏大的目标。”

新加坡是否会失去亚洲加密市场的优势地位?杨添明对此心态颇为平和开放。他说:“这是一个市场驱动的经济体,投资者会去满足他们需求的地方。哪里有合适的生态系统,哪里就有投资人来共建生态。”

附: 新加坡香港加密合规大事记

2022年

新加坡

推出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务 “Project Guardian”项目 – 新加坡金管局(MAS)宣布上线数字资产试点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务,其 Project Guardian 下的第一个行业试点探索批发融资市场中潜在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的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一笔实时交易。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Project Orchid 项目-- 金管局宣布完成该项目第一阶段 ,即探索了数字新加坡元(SGD)的潜在用例以及实施该用例所需的基础设施。

加密消费者保护手册 -- 金管局发布了一份关于加密消费者保护手册的咨询文件,旨在降低散户投资者涉足加密货币风险。这也是新加坡监管机构首次将稳定币、加密货币和电子货币区分开。

币安被列入投资者警告名单 – MAS 官网发布公告,解释此前将币安列入投资者警告名单(IAL)而没有将 FTX 列入该名单的原因在于,虽然二者均没有获得许可,但币安有明显的招揽新加坡用户的行为。

Coinbase 在新加坡获得数字资产许可证 – 金管局批准 Coinbase 在新加坡提供受监管的服务,目前 Coinbase 在新加坡有大约 100 名员工。据统计,自新加坡于 2019 年推出许可制度以来,约有 15 家公司获得了此类许可,包括 Crypto.com 等。

新加坡议会通过《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案》(FSM), 要求数字代币发行方和服务提供方需取得有效的金融牌照,并提出了更高的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要求。

香港

香港发布《香港虚拟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副行政总裁兼中介机构部执行董事梁凤仪表示,SFC 因为从 2018 年采取了严谨的监管架构,避免了很多负面事件在香港发生,但委员会会支持创新与发展,尤其在元宇宙、NFT(艺术)、GameFi 方面,香港要明确的支持,也在积极探索适当的代币化资产监管框架。香港投资推广署主管称港府高度关注证券型代币,相关立法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评估从加密货币到传统金融资产的波动溢出:有资产支持的稳定币的作用》研究报告 --报告称,有资产支持的稳定币在加密生态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不过,极端情况下,稳定币或其他加密资产的失败可能导致资产支持的稳定币的大规模赎回和储备资产的抛售,可能对传统金融系统造成重大影响。

HashKey Group 获香港证监会发放的运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牌照。2018 年至今四年之久,仅 两家企业取得这一牌照,另一家为OSL交易所。尚无其他知名中心化交易所获得此类加密牌照。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央行数字货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 2022 年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动上表示目前人民银行正在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其他货币当局就央行数字货币(CBDC)开展合作,希望此类合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并有助于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展望未来,愿与各货币当局和国际机构在 CBDC 方面加强合作。

2020

新加坡发布《数字代币发售指南》(A Guide to Digital Token Offerings)

2019

新加坡支付服务法(PSA)成为第一批关于加密货币的法规

香港证监会自11月初开始对提供虚拟资产交易、结算及交收服务并对投资者资产有控制权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即中央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规管。

2018

香港发布《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这是香港对加密资产作出的第一个较为全面的监管框架。此后各项配套建设陆续出现。■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