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8-12 08:15
商业与经济

滴滴出行:倾听多元声音 推动“科技有爱”行业生态

作为一家以科技驱动的出行平台,滴滴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多元包容的理念早已渗透进滴滴发展的每一环。
滴滴App“崩溃”持续一夜:司机收车回家,用户涌向其他平台
陈佳靖



使用各种App辅助出行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而言,却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跨越的艰难一步。

今年即将毕业的视障大学生邬舜仙在进入职场生活前,参加了由滴滴出行旗下滴滴公益开展的训练营。“独立出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勇敢一些。”在长春大学读书的邬舜仙说,他对于出远门并不畏惧,曾独自一人从重庆坐火车到大学报到,但除了走出去的勇气,他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灵活使用各种手机软件。在训练营中,他不仅掌握了打车等出行技能,还学会了如何解决职场沟通、异地租房、社交等问题。

近年来,滴滴持续为残障人士提供出行、就业和生活支持,开展的培训项目已累计支持2万余名视障人士。同时,滴滴也持续优化平台的无障碍出行体验。截至今年6月,滴滴“无障碍出行服务”累计为认证视障用户提供了225万次出行。此外,滴滴面向听障司机的无障碍服务也已进入内测。

邬舜仙的经历,正是滴滴践行“科技有爱、以人为本”理念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家以科技驱动的出行平台,滴滴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致力于推动多元融合的服务生态。从老年人到女性,从视障人士到宠物家庭,滴滴正用一项项细致入微的产品设计,拓展科技的温度边界。凭借在多元、平等与包容多个维度上的优秀表现,滴滴入选2025彭博绿金“人仁有爱职场”榜单。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出行便利,滴滴从用户需求出发,构建起覆盖不同人群需求的服务矩阵。

在无障碍出行方面,滴滴从“信息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双维度发力:其App已适配读屏功能,让视障用户能顺畅操作;同时推出“导盲犬使用者无障碍服务”“盲人无障碍出行服务”等,确保视障乘客顺利找到车、导盲犬不被拒载。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超过320万名司机完成无障碍服务认证。

针对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社会需求,滴滴则推出了融入大字体的“老年版”小程序和电话叫车热线,不仅功能简洁明了,而且支持现金支付、医疗优先派单等服务。截至2024年,滴滴已在355个城市为692万老人提供出行服务,累计出行次数超过2.25亿次。该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

此外,滴滴还在细分需求上持续发力,比如为女性乘客升级“女性安全中心”,通过轨迹保护、安全专线等技术,提升夜间和独自出行安全感;2024年平台上线“宠物出行”服务,为“毛孩子们”量身打造安全、友好的出行体验。

这些看似微小的功能背后,承载着滴滴对多元群体深刻的理解与尊重。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算法与数据,更是联结人与人之间信任与关爱的桥梁。“负责任的创新需要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满足更广泛、更多元的需求。”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

事实上,多元、平等、包容理念早已根植于滴滴的企业文化中,成为其韧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介绍,滴滴的员工来自全球20个国家/地区,其中女性员工占比41.2%,管理人员中女性占比34.5%。程维表示,“不同文化、经验和视角融入,为滴滴的发展注入蓬勃生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平等、多元、包容且充满活力的职场环境和就业环境,让每一位员工和司机师傅都能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基础上,滴滴持续创新人力资源实践,成立滴滴女性联盟(DiDi Women´s Network,简称DDWN)与滴滴多元与包容联盟(DiDi Diversity & Inclusion Network,简称DDIN),致力于推动职场性别平等和多样性建设。在人才发展上,滴滴建立了三条职业发展路径,即管理通道、专业通道以及销售与服务通道,结合科学的人才评估和定制化培训项目,持续提升员工能力。滴滴还推出了内部流动机制“活水计划”,鼓励员工跨部门、跨职能探索新可能。2024年,已有超过350名员工通过活水平台完成职业转型。

2024年滴滴多元包容月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滴滴出行

真正的包容,不仅体现在制度设计上,也落实在开放透明的沟通文化中。滴滴通过内网“桔子堆”和“在一起”全员沟通活动,搭建起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平等交流的桥梁。其中,“桔子堆”支持员工实名或匿名发帖方式提问与互动,2024年平台累计活跃员工超3.4万人次。据调研,2024年,滴滴员工满意度和敬业度综合调研结果达85%。

目前,滴滴正在积极探索将多元包容文化向整个出行生态辐射,积极倾听司机多样化的声音。截至2024年,滴滴平台的全球活跃司机已达3200万,其中中国司机约为2600万。为保障司机群体的收入与权益,滴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透明账单”,详细展示订单收入、奖励与抽成比例,同时提供车费垫付、空驶补偿、节假日服务费等收入保障措施。针对司机职业的不确定性,滴滴还与保险公司联合,提供商业养老和医疗保障。

女性司机群体也在滴滴平台获得了更大空间。2024年,全球有超150万名女性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中国女性司机超过105万,海外女性司机及外卖员超48万。一直以来,滴滴从收入、权益、发展三大方面落实女性司机保障工作;2024年开展了“女乘客可选女司机”功能测试,通过提升智能调度能力,持续优化女性司机服务环境和功能体验。

自2021年起,滴滴已连续四年发布《数字出行行业女性生态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在推动性别平等、保护女性权益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在滴滴看来,女性司机群体借助数字出行行业获得发展,肩负起家庭责任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也用出色的服务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为社会包容理念的形成提供鲜活力量。


相关内容
OR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1条评论,1人参与。

滴滴App“崩溃”持续一夜:司机收车回家,用户涌向其他平台
2025-08-12 08:15
商业与经济

滴滴出行:倾听多元声音 推动“科技有爱”行业生态

作为一家以科技驱动的出行平台,滴滴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多元包容的理念早已渗透进滴滴发展的每一环。
陈佳靖



使用各种App辅助出行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对于一些特殊群体而言,却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跨越的艰难一步。

今年即将毕业的视障大学生邬舜仙在进入职场生活前,参加了由滴滴出行旗下滴滴公益开展的训练营。“独立出行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勇敢一些。”在长春大学读书的邬舜仙说,他对于出远门并不畏惧,曾独自一人从重庆坐火车到大学报到,但除了走出去的勇气,他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技能,就是灵活使用各种手机软件。在训练营中,他不仅掌握了打车等出行技能,还学会了如何解决职场沟通、异地租房、社交等问题。

近年来,滴滴持续为残障人士提供出行、就业和生活支持,开展的培训项目已累计支持2万余名视障人士。同时,滴滴也持续优化平台的无障碍出行体验。截至今年6月,滴滴“无障碍出行服务”累计为认证视障用户提供了225万次出行。此外,滴滴面向听障司机的无障碍服务也已进入内测。

邬舜仙的经历,正是滴滴践行“科技有爱、以人为本”理念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家以科技驱动的出行平台,滴滴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致力于推动多元融合的服务生态。从老年人到女性,从视障人士到宠物家庭,滴滴正用一项项细致入微的产品设计,拓展科技的温度边界。凭借在多元、平等与包容多个维度上的优秀表现,滴滴入选2025彭博绿金“人仁有爱职场”榜单。

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出行便利,滴滴从用户需求出发,构建起覆盖不同人群需求的服务矩阵。

在无障碍出行方面,滴滴从“信息无障碍”和“服务无障碍”双维度发力:其App已适配读屏功能,让视障用户能顺畅操作;同时推出“导盲犬使用者无障碍服务”“盲人无障碍出行服务”等,确保视障乘客顺利找到车、导盲犬不被拒载。截至2025年6月,全国已有超过320万名司机完成无障碍服务认证。

针对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社会需求,滴滴则推出了融入大字体的“老年版”小程序和电话叫车热线,不仅功能简洁明了,而且支持现金支付、医疗优先派单等服务。截至2024年,滴滴已在355个城市为692万老人提供出行服务,累计出行次数超过2.25亿次。该项目成功入选工信部“2024年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

此外,滴滴还在细分需求上持续发力,比如为女性乘客升级“女性安全中心”,通过轨迹保护、安全专线等技术,提升夜间和独自出行安全感;2024年平台上线“宠物出行”服务,为“毛孩子们”量身打造安全、友好的出行体验。

这些看似微小的功能背后,承载着滴滴对多元群体深刻的理解与尊重。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算法与数据,更是联结人与人之间信任与关爱的桥梁。“负责任的创新需要我们借助科技的力量满足更广泛、更多元的需求。”滴滴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程维表示。

事实上,多元、平等、包容理念早已根植于滴滴的企业文化中,成为其韧性发展的重要力量。据介绍,滴滴的员工来自全球20个国家/地区,其中女性员工占比41.2%,管理人员中女性占比34.5%。程维表示,“不同文化、经验和视角融入,为滴滴的发展注入蓬勃生机。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平等、多元、包容且充满活力的职场环境和就业环境,让每一位员工和司机师傅都能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

在保障员工权益的基础上,滴滴持续创新人力资源实践,成立滴滴女性联盟(DiDi Women´s Network,简称DDWN)与滴滴多元与包容联盟(DiDi Diversity & Inclusion Network,简称DDIN),致力于推动职场性别平等和多样性建设。在人才发展上,滴滴建立了三条职业发展路径,即管理通道、专业通道以及销售与服务通道,结合科学的人才评估和定制化培训项目,持续提升员工能力。滴滴还推出了内部流动机制“活水计划”,鼓励员工跨部门、跨职能探索新可能。2024年,已有超过350名员工通过活水平台完成职业转型。

2024年滴滴多元包容月活动现场。图片来源:滴滴出行

真正的包容,不仅体现在制度设计上,也落实在开放透明的沟通文化中。滴滴通过内网“桔子堆”和“在一起”全员沟通活动,搭建起员工与管理层之间平等交流的桥梁。其中,“桔子堆”支持员工实名或匿名发帖方式提问与互动,2024年平台累计活跃员工超3.4万人次。据调研,2024年,滴滴员工满意度和敬业度综合调研结果达85%。

目前,滴滴正在积极探索将多元包容文化向整个出行生态辐射,积极倾听司机多样化的声音。截至2024年,滴滴平台的全球活跃司机已达3200万,其中中国司机约为2600万。为保障司机群体的收入与权益,滴滴在行业内率先推出“透明账单”,详细展示订单收入、奖励与抽成比例,同时提供车费垫付、空驶补偿、节假日服务费等收入保障措施。针对司机职业的不确定性,滴滴还与保险公司联合,提供商业养老和医疗保障。

女性司机群体也在滴滴平台获得了更大空间。2024年,全球有超150万名女性通过滴滴平台获得收入,其中中国女性司机超过105万,海外女性司机及外卖员超48万。一直以来,滴滴从收入、权益、发展三大方面落实女性司机保障工作;2024年开展了“女乘客可选女司机”功能测试,通过提升智能调度能力,持续优化女性司机服务环境和功能体验。

自2021年起,滴滴已连续四年发布《数字出行行业女性生态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数字经济在推动性别平等、保护女性权益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在滴滴看来,女性司机群体借助数字出行行业获得发展,肩负起家庭责任的同时,实现经济和精神的双重独立,也用出色的服务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为社会包容理念的形成提供鲜活力量。


相关内容
OR
+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OR

1条评论,1人参与。

特别报道
OR
+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