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6-27 05:42
商业与经济 科技

黄仁勋颠覆了传统的成功学建议

黄仁勋称,他不止一次地摒弃了原有商业计划,拥抱技术前沿颠覆性创新。
英伟达和AMD据报将把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交美国政府
Jeffrey Sonnenfeld,Stephen Henriques



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畅销书《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倡导的一个重要管理理念是,领导者应“坚守本业”,只涉足“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这种封闭性或许曾经损害了上一代企业的适应能力,而且在人工智能时代,这显然已非明智之选。两周前,英伟达(Nvidia)创始人黄仁勋向来自各行各业的175位顶尖CEO揭示了他不止一次(而是两次)地摒弃了原有商业计划,拥抱技术前沿颠覆性创新,灵感源自他的偶像迈克尔·戴尔的模式。

而黄仁勋的偶像也不禁对这位英伟达CEO的表现大加赞赏,称赞他领导公司走在了全球商业的前沿。戴尔是出席我们第154届耶鲁大学首席执行官领导力研究所(Yale Chief 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CEO论坛的行业巨头之一,本届峰会共同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他们如何管理战略创新。

戴尔表示:“毫不夸张地说,黄仁勋和英伟达正在推动整个世界当前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

在峰会闭幕之际,戴尔与赛富时(Salesforce)CEO马克·贝尼奥夫以及IBM CEO阿尔温德·克里希纳共同向黄仁勋颁发了“传奇领袖”奖项,以表彰他无与伦比的成功。

然而,人们往往忽视黄仁勋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他具备的适应能力以及即使在取得所有成功后仍保持谦逊的领袖品质。我们与他的互动很快揭示了他作为一名领导者的独到之处。

将重新开始作为每日要务

20世纪80年代,英特尔(Intel)联合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曾警告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指出了战略决策中的关键转折点。如今,黄仁勋表示,这种灵活的思维模式是日常性的,而非偶尔出现的。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已飙升近十倍,目前正与微软(Microsoft)角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头衔。在加速计算和人工智能需求空前增长的推动下,其营收从2023财年的约270亿美元激增至2025财年的超过1,300亿美元。

贝尼奥夫这样描述黄仁勋:他曾预言“英伟达和我们行业的未来将是人工智能”。他补充道:“当时无人能预见这一点……这是远见。是清晰的思路,是使命。 [黄仁勋]真了不起。”

自1993年黄仁勋与他人共同创立英伟达以来,该公司一直不懈努力,开创加速计算领域。其首个重大成功源于通过普及图形处理器(GPU)来改进计算机图形,从而彻底改变了游戏产业。这一举措为现代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并引领公司最终为全球大部分人工智能工厂和基础设施提供动力,重塑了工业、技术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正如黄仁勋在CEO峰会上对领导者们所言,英伟达的创立秉持一种“重塑计算机”的逆向思维。与当时许多公司旨在取代通用计算不同,黄仁勋和他的联合创始人们认为,增强通用计算才是更明智之举。他谦逊地调侃道:“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这场豪赌获得了回报,使这家芯片制造商在GPU领域独占鳌头。

随后,在超过15年后的2010年,英伟达在发现其CUDA编程模型可适用于解决深度学习问题后,做出了重大转变。黄仁勋继续说道:“我们的重要发现是……深度学习的方法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我们设想了如果将这个问题规模化会发生什么,并最终设想了如果实现无监督学习(即每条数据都无需人工标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英伟达与人工智能的再度重塑

他并未就此止步。八年后,英伟达再次做出调整。正如黄仁勋告诉我们的那样,他和团队得出的最终“重要发现”是“人工智能实际上关乎一个全新的产业”。这是一个可能“像电力一样……变革所有行业”的产业。这很大程度上也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

回顾成功之路,黄仁勋分享了引领他和英伟达走到今天的关键:“我们有勇气将问题逐步拆解,并重塑了我们公司以及计算方式的方方面面。”

然而,黄仁勋最令人钦佩的品质或许是他的谦逊。他在演讲开场便感谢贝尼奥夫、克里希纳和戴尔为他颁奖,称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讲话中,他始终将功劳归于他的联合创始人和英伟达团队。在结尾时,他再次向三位颁奖人表示敬意,赞扬他们在“塑造我们今天所知的计算机产业方面发挥了如此关键的作用”。

像黄仁勋这样成功的领导者,很少能兼具无缝适应的能力、在动荡时期有效领导的能力,以及公开认可那些早于他们成名的行业巨擘所做贡献的胸怀。

在思考黄仁勋的战略转型时,IBM的克里希纳对在场的CEO们表示:“让整个公司从[他们]赖以盈利超过20年的领域转型……这不仅需要有远见,更要有勇气……[唯有他拥有]那份坚韧、毅力与才华才能做到这一点。”

英伟达CEO的成功表明,是时候摒弃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箴言了。正如当年的棒球哲人教练所警告的那样:“未来已与过去大不相同!”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英伟达和AMD据报将把中国芯片收入的15%上交美国政府
2025-06-27 05:42
商业与经济 科技

黄仁勋颠覆了传统的成功学建议

黄仁勋称,他不止一次地摒弃了原有商业计划,拥抱技术前沿颠覆性创新。
Jeffrey Sonnenfeld,Stephen Henriques



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畅销书《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倡导的一个重要管理理念是,领导者应“坚守本业”,只涉足“自己最熟悉的领域”。这种封闭性或许曾经损害了上一代企业的适应能力,而且在人工智能时代,这显然已非明智之选。两周前,英伟达(Nvidia)创始人黄仁勋向来自各行各业的175位顶尖CEO揭示了他不止一次(而是两次)地摒弃了原有商业计划,拥抱技术前沿颠覆性创新,灵感源自他的偶像迈克尔·戴尔的模式。

而黄仁勋的偶像也不禁对这位英伟达CEO的表现大加赞赏,称赞他领导公司走在了全球商业的前沿。戴尔是出席我们第154届耶鲁大学首席执行官领导力研究所(Yale Chief Executive Leadership Institute)CEO论坛的行业巨头之一,本届峰会共同探讨了在人工智能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他们如何管理战略创新。

戴尔表示:“毫不夸张地说,黄仁勋和英伟达正在推动整个世界当前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

在峰会闭幕之际,戴尔与赛富时(Salesforce)CEO马克·贝尼奥夫以及IBM CEO阿尔温德·克里希纳共同向黄仁勋颁发了“传奇领袖”奖项,以表彰他无与伦比的成功。

然而,人们往往忽视黄仁勋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他具备的适应能力以及即使在取得所有成功后仍保持谦逊的领袖品质。我们与他的互动很快揭示了他作为一名领导者的独到之处。

将重新开始作为每日要务

20世纪80年代,英特尔(Intel)联合创始人安迪·格鲁夫曾警告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指出了战略决策中的关键转折点。如今,黄仁勋表示,这种灵活的思维模式是日常性的,而非偶尔出现的。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英伟达的股价已飙升近十倍,目前正与微软(Microsoft)角逐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头衔。在加速计算和人工智能需求空前增长的推动下,其营收从2023财年的约270亿美元激增至2025财年的超过1,300亿美元。

贝尼奥夫这样描述黄仁勋:他曾预言“英伟达和我们行业的未来将是人工智能”。他补充道:“当时无人能预见这一点……这是远见。是清晰的思路,是使命。 [黄仁勋]真了不起。”

自1993年黄仁勋与他人共同创立英伟达以来,该公司一直不懈努力,开创加速计算领域。其首个重大成功源于通过普及图形处理器(GPU)来改进计算机图形,从而彻底改变了游戏产业。这一举措为现代人工智能奠定了基础,并引领公司最终为全球大部分人工智能工厂和基础设施提供动力,重塑了工业、技术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正如黄仁勋在CEO峰会上对领导者们所言,英伟达的创立秉持一种“重塑计算机”的逆向思维。与当时许多公司旨在取代通用计算不同,黄仁勋和他的联合创始人们认为,增强通用计算才是更明智之举。他谦逊地调侃道:“事实证明我们是对的。”这场豪赌获得了回报,使这家芯片制造商在GPU领域独占鳌头。

随后,在超过15年后的2010年,英伟达在发现其CUDA编程模型可适用于解决深度学习问题后,做出了重大转变。黄仁勋继续说道:“我们的重要发现是……深度学习的方法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我们设想了如果将这个问题规模化会发生什么,并最终设想了如果实现无监督学习(即每条数据都无需人工标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英伟达与人工智能的再度重塑

他并未就此止步。八年后,英伟达再次做出调整。正如黄仁勋告诉我们的那样,他和团队得出的最终“重要发现”是“人工智能实际上关乎一个全新的产业”。这是一个可能“像电力一样……变革所有行业”的产业。这很大程度上也是我站在这里的原因。”

回顾成功之路,黄仁勋分享了引领他和英伟达走到今天的关键:“我们有勇气将问题逐步拆解,并重塑了我们公司以及计算方式的方方面面。”

然而,黄仁勋最令人钦佩的品质或许是他的谦逊。他在演讲开场便感谢贝尼奥夫、克里希纳和戴尔为他颁奖,称他们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在讲话中,他始终将功劳归于他的联合创始人和英伟达团队。在结尾时,他再次向三位颁奖人表示敬意,赞扬他们在“塑造我们今天所知的计算机产业方面发挥了如此关键的作用”。

像黄仁勋这样成功的领导者,很少能兼具无缝适应的能力、在动荡时期有效领导的能力,以及公开认可那些早于他们成名的行业巨擘所做贡献的胸怀。

在思考黄仁勋的战略转型时,IBM的克里希纳对在场的CEO们表示:“让整个公司从[他们]赖以盈利超过20年的领域转型……这不仅需要有远见,更要有勇气……[唯有他拥有]那份坚韧、毅力与才华才能做到这一点。”

英伟达CEO的成功表明,是时候摒弃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箴言了。正如当年的棒球哲人教练所警告的那样:“未来已与过去大不相同!”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特别报道
OR
+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