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2025-06-16 20:27
商业与经济 时政

中美在伦敦举行会谈后,谈判内容是否不止贸易?

尽管初期持乐观态度,但专家对芬太尼合作、军事交流和特朗普与习近平峰会的进展持谨慎态度。
解析《财富》世界 500 强:美国优势离不开中国产业链
Shi Jiangtao



尽管上周在伦敦举行的备受关注的贸易谈判显示出对缓和中美紧张局势的谨慎乐观态度,但专家们对这种势头能否在军事通信、安全、气候和芬太尼合作等挑战性问题上引发更广泛、更有意义的对话持谨慎态度。

华盛顿和北京的谈判代表就落实上个月在日内瓦达成的共识的框架达成一致,并于本月早些时候举行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任以来两国领导人的首次正式通话。

双方似乎对伦敦会谈的结果感到乐观,会谈涉及稀土、中国学生签证以及美国向中国出口喷气发动机零部件等问题,特朗普称这是“一项伟大的协议”。

上海国际事务教授沈丁立表示,伦敦会谈——以及日内瓦谈判和习近平与特朗普的通话——将有助于为讨论其他关键双边和多边问题以及恢复重要对话机制铺平道路。

他说:“许多沟通机制已被打乱,(伦敦的最新进展)为这些机制的逐步恢复和再度建立提供了机会。”

沈丁立乐观地认为,贸易谈判可能产生溢出效应——鉴于华盛顿高度重视遏制芬太尼的流入,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的流入,这将鼓励双方在金融问题以及禁毒合作等非安全问题上进行对话和谈判。

然而,他警告称,伦敦局势的发展反映的是“双方阶段性的战略妥协,而不是中美关系的明确转变”。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双边对话机制从大约200个减少到仅剩2个,这次前景依然黯淡。特朗普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寻求制度化解决方案的意愿,”沈说。

他说,由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同时兼任国家安全顾问,且受到中国的制裁,中美两国高级外交官之间短期内建立双边对话机制的可能性极小。

卢比奥尚未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前任迈克·蓬佩奥和杨洁篪不同,在脱钩和对抗风险飙升的背景下,他们偶尔的面对面会谈在防止全面危机爆发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川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庞忠英表示,据报道,双方在稀土、学生签证和喷气发动机部件等问题上达成了交换条件,伦敦会谈标志着两国关系朝着稳定迈出了一步。

“虽然双方显然缺乏明确的下一步计划,但谈判或许有助于消除某些障碍,并为未来的双边对话和沟通创造机会,”他说。“但他们能否充分抓住这一机遇,仍有待观察。”

近几个月来,北京方面加强了对关键矿产的外国出口限制,而特朗普政府则对先进技术实施了更严格的出口管制,并威胁要“大力”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

两位领导人交谈后,语气有所缓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欢迎中国学生。

庞表示,伦敦会谈的结果显然对特朗普来说是一个胜利,因为它增强了他向欧盟、日本和其他仍在与华盛顿谈判协议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施加压力的能力。

他说,这对北京来说也是一次胜利,因为报道中的框架——实际上是将贸易战重置到起点——需要得到高层领导人的批准,这与中国领导人主导的外交方针紧密一致。

然而,庞指出,尽管伦敦会谈势头强劲,但本月早些时候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论坛上缺乏双边军事对话,这表明北京对恢复高层军事沟通感到担忧。

他说:“在没有高层接触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军方官员可能会继续在较低级别和工作层面进行互动。”

特朗普重掌政权以来,中美军方官员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已知的接触发生在今年4月的上海,当时中国海军代表与美国印太司令部代表举行了工作级别的海上安全磋商。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指出,习近平 6 月 5 日与特朗普通话时呼吁加强外交、贸易、军事合作和执法交流,并敦促华盛顿尊重北京的“核心利益和关切”。

外交部发言人姜斌周五表示:“我们希望美方停止炒作所谓‘中国威胁’,真正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采取切实步骤,切实推进双方合作。”

加强沟通对话,妥善管控分歧,增进信任理解,对双方共同改善和发展军事关系至关重要。”

庞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恢复高层外交官之间的战略对话或其他重要的双边机制也将面临挑战。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推迟领导人峰会或其他双边会谈可能符合其利益,因为中国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特朗普并了解其真实意图。中国可能会推迟重大外交举措,直至贸易协议最终敲定——而这一进程可能仍需相当长的时间,”他说道。

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教授斯蒂芬·纳吉将伦敦会谈描述为中美贸易关系和战略竞争的战术暂停,并对其溢出效应持悲观态度。

他说:“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只有一个优先事项占主导地位:确保美国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停止美国介入中国认为的内政。”

但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表示,中国可能做出的让步——切断芬太尼前体流入美国,并减少其在菲律宾、台湾或钓鱼岛(中国称为尖阁诸岛)附近的军事存在——对华盛顿来说可能还不够。

他说:“美国面临的关键挑战是确定对话是否只是说说而已,还是能够带来实质性成果,比如‘习特峰会’,无论是在北京、华盛顿还是在第三国。”

但他补充说,如果拜登时代的一些举措得到扩大,中美军方官员之间的中高层沟通就有可能加深相互了解,并探索缓解台湾海峡或南海潜在冲突或误判的途径。

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朱志群建议,要谨慎“不要被这种暂时的进展和策略调整冲昏头脑”。

“两国政府之间根深蒂固的猜疑和不信任。国内压力迫使两国政府坐到谈判桌前,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同样,来自双方鹰派的压力也可能迫使两国政府重拾更具敌意的策略,”他说道。

朱志群表示,美国从战略上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国家安全威胁,这意味着目前两国关系的主导是竞争,而不是合作。

“事实上,在仇视中国的华盛顿特区,“合作”这个词已经成了贬义词。两国要达成一项全面实施的贸易协定,难度很大,”他说。

朱志群表示,全面落实双方达成的任何贸易协议都将面临挑战,因为“贸易不是整体关系中的一个孤立问题”。

“军事和文化交流等其他领域的高度紧张局势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贸易。伦敦会谈后,贸易关系将趋于平稳、关税战将结束,这种想法只是痴心妄想。除非双方整体关系得到改善,否则贸易、芬太尼、军事交流以及双方关系中的所有其他问题在未来仍将存在争议,”他说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最受欢迎
OR
+
解析《财富》世界 500 强:美国优势离不开中国产业链
2025-06-16 20:27
商业与经济 时政

中美在伦敦举行会谈后,谈判内容是否不止贸易?

尽管初期持乐观态度,但专家对芬太尼合作、军事交流和特朗普与习近平峰会的进展持谨慎态度。
Shi Jiangtao



尽管上周在伦敦举行的备受关注的贸易谈判显示出对缓和中美紧张局势的谨慎乐观态度,但专家们对这种势头能否在军事通信、安全、气候和芬太尼合作等挑战性问题上引发更广泛、更有意义的对话持谨慎态度。

华盛顿和北京的谈判代表就落实上个月在日内瓦达成的共识的框架达成一致,并于本月早些时候举行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任以来两国领导人的首次正式通话。

双方似乎对伦敦会谈的结果感到乐观,会谈涉及稀土、中国学生签证以及美国向中国出口喷气发动机零部件等问题,特朗普称这是“一项伟大的协议”。

上海国际事务教授沈丁立表示,伦敦会谈——以及日内瓦谈判和习近平与特朗普的通话——将有助于为讨论其他关键双边和多边问题以及恢复重要对话机制铺平道路。

他说:“许多沟通机制已被打乱,(伦敦的最新进展)为这些机制的逐步恢复和再度建立提供了机会。”

沈丁立乐观地认为,贸易谈判可能产生溢出效应——鉴于华盛顿高度重视遏制芬太尼的流入,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的流入,这将鼓励双方在金融问题以及禁毒合作等非安全问题上进行对话和谈判。

然而,他警告称,伦敦局势的发展反映的是“双方阶段性的战略妥协,而不是中美关系的明确转变”。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双边对话机制从大约200个减少到仅剩2个,这次前景依然黯淡。特朗普几乎没有表现出任何寻求制度化解决方案的意愿,”沈说。

他说,由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卢比奥同时兼任国家安全顾问,且受到中国的制裁,中美两国高级外交官之间短期内建立双边对话机制的可能性极小。

卢比奥尚未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会面,这与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的前任迈克·蓬佩奥和杨洁篪不同,在脱钩和对抗风险飙升的背景下,他们偶尔的面对面会谈在防止全面危机爆发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川大学国际事务教授庞忠英表示,据报道,双方在稀土、学生签证和喷气发动机部件等问题上达成了交换条件,伦敦会谈标志着两国关系朝着稳定迈出了一步。

“虽然双方显然缺乏明确的下一步计划,但谈判或许有助于消除某些障碍,并为未来的双边对话和沟通创造机会,”他说。“但他们能否充分抓住这一机遇,仍有待观察。”

近几个月来,北京方面加强了对关键矿产的外国出口限制,而特朗普政府则对先进技术实施了更严格的出口管制,并威胁要“大力”吊销中国学生的签证。

两位领导人交谈后,语气有所缓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欢迎中国学生。

庞表示,伦敦会谈的结果显然对特朗普来说是一个胜利,因为它增强了他向欧盟、日本和其他仍在与华盛顿谈判协议的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施加压力的能力。

他说,这对北京来说也是一次胜利,因为报道中的框架——实际上是将贸易战重置到起点——需要得到高层领导人的批准,这与中国领导人主导的外交方针紧密一致。

然而,庞指出,尽管伦敦会谈势头强劲,但本月早些时候在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论坛上缺乏双边军事对话,这表明北京对恢复高层军事沟通感到担忧。

他说:“在没有高层接触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军方官员可能会继续在较低级别和工作层面进行互动。”

特朗普重掌政权以来,中美军方官员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已知的接触发生在今年4月的上海,当时中国海军代表与美国印太司令部代表举行了工作级别的海上安全磋商。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指出,习近平 6 月 5 日与特朗普通话时呼吁加强外交、贸易、军事合作和执法交流,并敦促华盛顿尊重北京的“核心利益和关切”。

外交部发言人姜斌周五表示:“我们希望美方停止炒作所谓‘中国威胁’,真正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采取切实步骤,切实推进双方合作。”

加强沟通对话,妥善管控分歧,增进信任理解,对双方共同改善和发展军事关系至关重要。”

庞表示,在不久的将来恢复高层外交官之间的战略对话或其他重要的双边机制也将面临挑战。

“从北京的角度来看,推迟领导人峰会或其他双边会谈可能符合其利益,因为中国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特朗普并了解其真实意图。中国可能会推迟重大外交举措,直至贸易协议最终敲定——而这一进程可能仍需相当长的时间,”他说道。

东京国际基督教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教授斯蒂芬·纳吉将伦敦会谈描述为中美贸易关系和战略竞争的战术暂停,并对其溢出效应持悲观态度。

他说:“从北京的角度来看,只有一个优先事项占主导地位:确保美国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停止美国介入中国认为的内政。”

但匈牙利国际事务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表示,中国可能做出的让步——切断芬太尼前体流入美国,并减少其在菲律宾、台湾或钓鱼岛(中国称为尖阁诸岛)附近的军事存在——对华盛顿来说可能还不够。

他说:“美国面临的关键挑战是确定对话是否只是说说而已,还是能够带来实质性成果,比如‘习特峰会’,无论是在北京、华盛顿还是在第三国。”

但他补充说,如果拜登时代的一些举措得到扩大,中美军方官员之间的中高层沟通就有可能加深相互了解,并探索缓解台湾海峡或南海潜在冲突或误判的途径。

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朱志群建议,要谨慎“不要被这种暂时的进展和策略调整冲昏头脑”。

“两国政府之间根深蒂固的猜疑和不信任。国内压力迫使两国政府坐到谈判桌前,缓和贸易紧张局势。同样,来自双方鹰派的压力也可能迫使两国政府重拾更具敌意的策略,”他说道。

朱志群表示,美国从战略上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国家安全威胁,这意味着目前两国关系的主导是竞争,而不是合作。

“事实上,在仇视中国的华盛顿特区,“合作”这个词已经成了贬义词。两国要达成一项全面实施的贸易协定,难度很大,”他说。

朱志群表示,全面落实双方达成的任何贸易协议都将面临挑战,因为“贸易不是整体关系中的一个孤立问题”。

“军事和文化交流等其他领域的高度紧张局势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贸易。伦敦会谈后,贸易关系将趋于平稳、关税战将结束,这种想法只是痴心妄想。除非双方整体关系得到改善,否则贸易、芬太尼、军事交流以及双方关系中的所有其他问题在未来仍将存在争议,”他说道。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特别报道
OR
+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在手机或平板上生成「OR新媒体」app
访问「OR新媒体」官网( oror.vip ),点击分享按钮,选择“添加到主屏幕”即可。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