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5-04-22 10:39
商业与经济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传说、现实及其后果(下)

陈稻田:普遍认为制造业不可能回流美国。这忽视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相对更加富裕,另外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出现趋势性增长。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传说、现实及其后果(下)
陈稻田



制造业回流,多少算是够?

特朗普的经济团队从来没有讲述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他本人也没有答案。 缺乏系统的研究可能是个原因,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笔者得知美国商务部雇佣的经济学家数量从12个下降到3个。

前面本文把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联系了起来,这为“制造业回流多少才算够”提供了一个标准:它应该和财政赤字联系起来。假设美国的(基础)财政赤字率需要降低1个百分点才能达到可持续的水平,这意味着贸易逆差要降低大约3000亿美元(美国的GDP接近30万亿美元),作为参照当前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美国贸易逆差总额大约是9000亿美元每年。美国制造业的人均增加值大约是20万美元,这意味着美国需要增加大约150万个制造业岗位来进行“进口替代“,或者说减少”需求外溢“。

普遍的看法是制造业不可能回流美国,因为美国人工太贵了。 这种说法忽视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相对更加富裕,也就是制造品的相对价格竞争力在下降;另外一个是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出现了趋势性的增长。上述的两个背景,再加上一些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美国减少3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再增加150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是有可能实现的。

制造业“空心化”担忧:一个迷思

假设美国最有技术复杂性的制造业也没有成本优势,美国会因此变穷吗? 在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领域,产品非常复杂,技术要求很高,美国当前处在领先地位。 假设别的国家也有了同等的技术能力,并且成本更低,美国的工业基础会被“掏空”吗? 答案是不会,因为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仍然会发生作用。此外,如果在美国最高端的制造品上别的国家能够生产同样的产品,并且成本更低,这将导致美国在国际贸易上“卖无可卖”,没有啥可出口的美元就会大幅贬值,成本劣势也就改变了,美国仍然将得以生产商用飞机。从长期来说,一国的富裕程度只取决于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因此美国不会因为别的国家都能够制造大型商用飞机而变穷,只是相对不再富裕,正如二战之后欧洲变得相对富裕,最近30年中国变得相对富裕。 而短期的竞争,贸易,汇率等问题则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小幅扰动,但这些事情会吸引最多的公众注意力。

特朗普本人并没有制造业的经历,很难说对制造业有特别的感情,但是他现在是美国制造业危机的主要警告者。在2000-2010年期间美国制造业就业流失最严重的时候,人们的危机感似乎还不如现在。真实的情况是,制造业的工作并不美好,如果工资差别不大,能从事服务业,谁还愿意在纺织厂、服装厂或造纸厂工作呢?!在60年代 一个制造业工人可以很好养活四口之家的传说可能也助长了这种怀旧 。一个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实际上这些工人的孩子很少上大学,小时候满大街跑着玩,妇女则在家全职做繁重的家务,房子住的也很小。

但是对制造业的怀旧只是特朗普号召力来源的一部分。 令人痛心疾首的社会“异常”现象,生活的不如意,都很容易归罪于社会出现了“根本性”问题。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位华人的儿子是同性恋,老先生为纠正这个“性倾向”付出了多年的抗争和痛苦的妥协,甚至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心脏病突发进入抢救室。多年前的电影“美国丽人”中(American Beauty),退伍军人邻居因为误认为男主人公(也是“纸牌屋”的主角)诱导他儿子同性恋而枪杀了前者。不难理解,同性恋登堂入室,公立学校在课程中普及相关知识,很多人对此感到愤怒。

不同群体对当下美国的各种不满或忧虑,最终形成了合力,在特朗普身上得到了汇集和寄托。 低收入的人赞同“美国优先”的口号,对改善经济前景有热切的希望;种族主义者担心白人比重的下降,在移民问题上支持特朗普;对世风日下的担忧者也似乎找到了回归正统美德的希望;反对平权运动的人也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希望基督教保持主导地位的宗教人士,也在特朗普捍卫基督教价值的许诺下得到了鼓舞。

这些群体的逻辑经常并不自洽,互相也有很多冲突,他们在追随特朗普的过程中也面临各自的困惑和灵魂拷问,但在令人忧虑和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信你”才给人以胜利的力量。笔者最近仔细观看了特朗普的语言和关注重点,更深入的认识到他完全是自然“接地气的”。 他关注民众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签署总统行政令(和关税同等重要级别)提高浴室喷头的水压,上任伊始就把饮料吸管从纸管恢复到塑料管,他以日常语言讨论“国家大事”,通俗易懂且有力量,这与那些讲抽象大道理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制造业的空心化,一个危机四伏的经济,放到“大变局”的背景下触动了很多选民的心声,而特朗普成功地推广了这个叙事。

衰退、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

由于预期关税的提高,美国的进口商在关税实施前增加了进口,这扩大了贸易赤字,2025年一月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了154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种爆发性的“需求外溢“抑制了本地产出,亚特兰大联储的实时预测模型对美国一季度GDP做出了悲观的预测。关税在短期也相当于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效应则可能滞后一些),至少从消费者眼里是这样,这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为市场的衰退担忧增加了新的佐证。不过这次“抢进口”的细项数据表明,增加的进口绝大部分是工业零部件和原料,这可能预示着美国本地制造商在为以后扩大本地生产做准备。

美国股市最近出现了暴跌,美元汇率也下行明显,长期国债利率的巨大波动则显示出金融市场混乱的迹象,衰退担忧、贸易战带来的涨价担忧和不确定性是主因。特朗普的选民很大一部分是低收入群体,他们抱着改善经济社会条件的期望而来,而特朗普也给了他们慷慨的许诺。很多商界金融界的特朗普支持者在最近的金融市场动荡中损失惨重,不满的声音开始出现。很多共和党议员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是因为这样做会被特朗普打压从而丢失选票。如果特朗普关税导致的经济衰退损害了“基本盘“,各“阶层”反对的声音会嘹亮起来,目前看似紧密的政治联盟可能会面临瓦解。最近的事态发展验证了上述推测,未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循序渐进“。

完全消除商品贸易逆差即便技术上是可行的,对美国也是代价高昂的,大量的美国劳动力将转移到“单调而艰苦“的传统制造业,比如纺织服装制造,或者家具制造,这种结构的转变将导致美国经济的福利水平显著下降。如果特朗普阅读了本文,把减少贸易逆差的目标降低到3000亿美元左右,和贸易伙伴的谈判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3000亿美元贸易失衡的调整是务实的,既能够基本解决美国的宏观结构失衡问题,也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当前高效的国际分工体系。这个金额对全球110多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不算大,如果现代世界经济体系对此没有一个办法,那说明这个体系有重大的缺陷。但是鉴于它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中不断演化,曲折进步,让世界经济空前的繁荣,让这么多人走出贫困,我对这个文明的力量抱有乐观的态度。但是文明的未来在哪里,有时也让人困惑。 一位朋友辗转从事学术和政策顾问,最终去做了实业;他是留美的计量经济学博士,但现在最大的业余爱好却是中国远古的历史考证。他最近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找到了令人振奋的突破口,但是当讨论到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时,他则表示不知道人类是否还有未来,因为他发现年轻人的时间基本都花在手机上,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了。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传说、现实及其后果(下)
2025-04-22 10:39
商业与经济

美国制造业的衰落:传说、现实及其后果(下)

陈稻田:普遍认为制造业不可能回流美国。这忽视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相对更加富裕,另外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出现趋势性增长。
陈稻田



制造业回流,多少算是够?

特朗普的经济团队从来没有讲述过这个问题,我相信他本人也没有答案。 缺乏系统的研究可能是个原因,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笔者得知美国商务部雇佣的经济学家数量从12个下降到3个。

前面本文把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联系了起来,这为“制造业回流多少才算够”提供了一个标准:它应该和财政赤字联系起来。假设美国的(基础)财政赤字率需要降低1个百分点才能达到可持续的水平,这意味着贸易逆差要降低大约3000亿美元(美国的GDP接近30万亿美元),作为参照当前包括服务贸易在内的美国贸易逆差总额大约是9000亿美元每年。美国制造业的人均增加值大约是20万美元,这意味着美国需要增加大约150万个制造业岗位来进行“进口替代“,或者说减少”需求外溢“。

普遍的看法是制造业不可能回流美国,因为美国人工太贵了。 这种说法忽视了两个变化,一个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相对更加富裕,也就是制造品的相对价格竞争力在下降;另外一个是20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就业出现了趋势性的增长。上述的两个背景,再加上一些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美国减少3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再增加150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是有可能实现的。

制造业“空心化”担忧:一个迷思

假设美国最有技术复杂性的制造业也没有成本优势,美国会因此变穷吗? 在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领域,产品非常复杂,技术要求很高,美国当前处在领先地位。 假设别的国家也有了同等的技术能力,并且成本更低,美国的工业基础会被“掏空”吗? 答案是不会,因为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仍然会发生作用。此外,如果在美国最高端的制造品上别的国家能够生产同样的产品,并且成本更低,这将导致美国在国际贸易上“卖无可卖”,没有啥可出口的美元就会大幅贬值,成本劣势也就改变了,美国仍然将得以生产商用飞机。从长期来说,一国的富裕程度只取决于自身的生产技术能力,因此美国不会因为别的国家都能够制造大型商用飞机而变穷,只是相对不再富裕,正如二战之后欧洲变得相对富裕,最近30年中国变得相对富裕。 而短期的竞争,贸易,汇率等问题则会造成国民财富的小幅扰动,但这些事情会吸引最多的公众注意力。

特朗普本人并没有制造业的经历,很难说对制造业有特别的感情,但是他现在是美国制造业危机的主要警告者。在2000-2010年期间美国制造业就业流失最严重的时候,人们的危机感似乎还不如现在。真实的情况是,制造业的工作并不美好,如果工资差别不大,能从事服务业,谁还愿意在纺织厂、服装厂或造纸厂工作呢?!在60年代 一个制造业工人可以很好养活四口之家的传说可能也助长了这种怀旧 。一个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实际上这些工人的孩子很少上大学,小时候满大街跑着玩,妇女则在家全职做繁重的家务,房子住的也很小。

但是对制造业的怀旧只是特朗普号召力来源的一部分。 令人痛心疾首的社会“异常”现象,生活的不如意,都很容易归罪于社会出现了“根本性”问题。 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认识的一位华人的儿子是同性恋,老先生为纠正这个“性倾向”付出了多年的抗争和痛苦的妥协,甚至在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心脏病突发进入抢救室。多年前的电影“美国丽人”中(American Beauty),退伍军人邻居因为误认为男主人公(也是“纸牌屋”的主角)诱导他儿子同性恋而枪杀了前者。不难理解,同性恋登堂入室,公立学校在课程中普及相关知识,很多人对此感到愤怒。

不同群体对当下美国的各种不满或忧虑,最终形成了合力,在特朗普身上得到了汇集和寄托。 低收入的人赞同“美国优先”的口号,对改善经济前景有热切的希望;种族主义者担心白人比重的下降,在移民问题上支持特朗普;对世风日下的担忧者也似乎找到了回归正统美德的希望;反对平权运动的人也找到了力量的源泉;希望基督教保持主导地位的宗教人士,也在特朗普捍卫基督教价值的许诺下得到了鼓舞。

这些群体的逻辑经常并不自洽,互相也有很多冲突,他们在追随特朗普的过程中也面临各自的困惑和灵魂拷问,但在令人忧虑和快速变化的世界里,“信你”才给人以胜利的力量。笔者最近仔细观看了特朗普的语言和关注重点,更深入的认识到他完全是自然“接地气的”。 他关注民众能够直接感知到的事物,签署总统行政令(和关税同等重要级别)提高浴室喷头的水压,上任伊始就把饮料吸管从纸管恢复到塑料管,他以日常语言讨论“国家大事”,通俗易懂且有力量,这与那些讲抽象大道理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制造业的空心化,一个危机四伏的经济,放到“大变局”的背景下触动了很多选民的心声,而特朗普成功地推广了这个叙事。

衰退、不确定性与股票市场

由于预期关税的提高,美国的进口商在关税实施前增加了进口,这扩大了贸易赤字,2025年一月的商品贸易逆差达到了154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这种爆发性的“需求外溢“抑制了本地产出,亚特兰大联储的实时预测模型对美国一季度GDP做出了悲观的预测。关税在短期也相当于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效应则可能滞后一些),至少从消费者眼里是这样,这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为市场的衰退担忧增加了新的佐证。不过这次“抢进口”的细项数据表明,增加的进口绝大部分是工业零部件和原料,这可能预示着美国本地制造商在为以后扩大本地生产做准备。

美国股市最近出现了暴跌,美元汇率也下行明显,长期国债利率的巨大波动则显示出金融市场混乱的迹象,衰退担忧、贸易战带来的涨价担忧和不确定性是主因。特朗普的选民很大一部分是低收入群体,他们抱着改善经济社会条件的期望而来,而特朗普也给了他们慷慨的许诺。很多商界金融界的特朗普支持者在最近的金融市场动荡中损失惨重,不满的声音开始出现。很多共和党议员不敢发表不同意见,是因为这样做会被特朗普打压从而丢失选票。如果特朗普关税导致的经济衰退损害了“基本盘“,各“阶层”反对的声音会嘹亮起来,目前看似紧密的政治联盟可能会面临瓦解。最近的事态发展验证了上述推测,未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可能会变得更加“循序渐进“。

完全消除商品贸易逆差即便技术上是可行的,对美国也是代价高昂的,大量的美国劳动力将转移到“单调而艰苦“的传统制造业,比如纺织服装制造,或者家具制造,这种结构的转变将导致美国经济的福利水平显著下降。如果特朗普阅读了本文,把减少贸易逆差的目标降低到3000亿美元左右,和贸易伙伴的谈判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3000亿美元贸易失衡的调整是务实的,既能够基本解决美国的宏观结构失衡问题,也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当前高效的国际分工体系。这个金额对全球110多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不算大,如果现代世界经济体系对此没有一个办法,那说明这个体系有重大的缺陷。但是鉴于它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中不断演化,曲折进步,让世界经济空前的繁荣,让这么多人走出贫困,我对这个文明的力量抱有乐观的态度。但是文明的未来在哪里,有时也让人困惑。 一位朋友辗转从事学术和政策顾问,最终去做了实业;他是留美的计量经济学博士,但现在最大的业余爱好却是中国远古的历史考证。他最近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找到了令人振奋的突破口,但是当讨论到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时,他则表示不知道人类是否还有未来,因为他发现年轻人的时间基本都花在手机上,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了。


相关内容
+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