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央行意外下调了一项关键政策利率,以支持步履蹒跚的经济。就在几天前,一系列数据显示中国不平衡经济复苏的动能可能已经有所减弱。
中国央行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1.80%下调至1.70%,并称此举旨在“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此前,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放缓幅度大于预期,6月份经济活动指标也喜忧参半。这些数据加大了决策者提振企业信心和提供更多刺激措施的压力。
上海保银投资管理(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称,此次降息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他预计,一旦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始放松政策,中国央行将进一步降息,但他警告称,货币政策并非中国最重要的政策工具。中国第二季度的经济表现将决定财政政策支持的力度。
张智威表示,中国央行没有等待美联储先降息,意味着中国政府承认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因为第二季度GDP增速意外放缓。
此外,中国央行周一还适当减免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的质押品要求。MLF是商业银行可以用所持债券从央行借入现金的一种工具。中国央行表示,希望此次放宽将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
中国的银行业目前持有该国大部分国债。中国央行本月表示已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试图抑制已持续数月的债券价格涨势。这场涨势已将中国长期债券收益率推至历史低点,并进一步压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上周,中国央行通过MLF向金融系统注入人民币1,000亿元(合137.6亿美元),利率为2.5%,连续第11个月维持不变。相比之下,本月到期的贷款为人民币1,030亿元,这意味着从银行体系净回笼人民币30亿元。在中国央行淡化MLF在引导市场方面作用的背景下,这已是连续第五个月没有通过该工具净注入现金。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