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 新媒|oror.vip跨平台阅读首选
2024-03-09 19:43
艺术风尚 视频

视频:2024 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山本理显

2024 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奖授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建筑师和社会议题倡导者。他的作品建立公共区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关联,让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既是背景又成为前景的作用。
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
当地时间3月5日,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捧得了202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该奖项的第9位日本得主,其作品包括天津图书馆新馆、北京建外SOHO、日本名古屋造型艺术大学、日本长野山川别墅等,是当前在国际舞台上十分活跃的日本建筑师之一。

普利兹克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之一,过往获奖者包括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等。

山本理显1945年出生于北平(北京市),在日本横滨长大,至今仍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在过去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山本理显一直关注日本迅速扩张的城市中社区的发展与设计。

普利兹克奖的评委会主席、该奖项2016年的得主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称赞山本理显是 “一位令人安心的建筑师,他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尊严”。评审团表示,他的建筑设计旨在“模糊公共和私人之间的界限”,并且通过精确理性的设计,增加了人们见到彼此的机会。山本理显曾表示,他的建筑设计传递着一种强烈的信息,“创造一些与他人相关的东西。”


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

上世纪70年代,当其他先锋派的日本建筑师(如198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健三)倡导“漂浮建筑”的概念和宏伟的“巨型建筑”时,山本理显和他的导师原广司(Hiroshi Hara)一起开车穿越各大洲,观察世界各地的村庄里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在接受CNN采访时,他说这段旅程是自己“建筑师的起点”。

他发现,无论是在北非还是中美洲,人类的社会传统都是围绕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家庭与村庄——之间的流动界限建立起来的,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距离随着现代大都市的发展越来越大,且根深蒂固,使得当地居民利益受损。受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理论的启发,山本理显相信“所有的空间都可以丰富和服务于整个社区,而不仅仅服务那些占有它们的人”。

我们可以在山本理显的早期作品发现这种尝试。在1977年设计的建筑山川别墅中,他将别墅设计成了没有墙壁、只有屋顶的样子。他接受《纽约时报》的电话采访时说:“到了冬天,很多动物都会进入建筑中。”

2004年,在设计北京建外SOHO时,山本理显成功说服了开发商不要将建筑设计成封闭式的,而是“试着让建筑对整个城市开放”。CNN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普利兹克奖越来越青睐具有社会意识的建筑师,而不是标志性建筑的创造者。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
2024-03-09 19:43
艺术风尚 视频

视频:2024 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山本理显

2024 年建筑界最高荣誉奖普利兹克奖授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建筑师和社会议题倡导者。他的作品建立公共区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关联,让建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既是背景又成为前景的作用。
当地时间3月5日,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Riken Yamamoto)捧得了202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该奖项的第9位日本得主,其作品包括天津图书馆新馆、北京建外SOHO、日本名古屋造型艺术大学、日本长野山川别墅等,是当前在国际舞台上十分活跃的日本建筑师之一。

普利兹克奖是建筑界最高荣誉之一,过往获奖者包括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等。

山本理显1945年出生于北平(北京市),在日本横滨长大,至今仍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在过去五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山本理显一直关注日本迅速扩张的城市中社区的发展与设计。

普利兹克奖的评委会主席、该奖项2016年的得主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Alejandro Aravena)称赞山本理显是 “一位令人安心的建筑师,他为日常生活带来了尊严”。评审团表示,他的建筑设计旨在“模糊公共和私人之间的界限”,并且通过精确理性的设计,增加了人们见到彼此的机会。山本理显曾表示,他的建筑设计传递着一种强烈的信息,“创造一些与他人相关的东西。”


日本建筑师山本理显

上世纪70年代,当其他先锋派的日本建筑师(如198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健三)倡导“漂浮建筑”的概念和宏伟的“巨型建筑”时,山本理显和他的导师原广司(Hiroshi Hara)一起开车穿越各大洲,观察世界各地的村庄里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在接受CNN采访时,他说这段旅程是自己“建筑师的起点”。

他发现,无论是在北非还是中美洲,人类的社会传统都是围绕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家庭与村庄——之间的流动界限建立起来的,但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距离随着现代大都市的发展越来越大,且根深蒂固,使得当地居民利益受损。受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理论的启发,山本理显相信“所有的空间都可以丰富和服务于整个社区,而不仅仅服务那些占有它们的人”。

我们可以在山本理显的早期作品发现这种尝试。在1977年设计的建筑山川别墅中,他将别墅设计成了没有墙壁、只有屋顶的样子。他接受《纽约时报》的电话采访时说:“到了冬天,很多动物都会进入建筑中。”

2004年,在设计北京建外SOHO时,山本理显成功说服了开发商不要将建筑设计成封闭式的,而是“试着让建筑对整个城市开放”。CNN认为,从这个角度来说,普利兹克奖越来越青睐具有社会意识的建筑师,而不是标志性建筑的创造者。
 

读者评论
OR

 

分享:
每日头条
OR
+
最新资讯
OR
+
热门排行榜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 新媒体是一个提供时政、经济、文化、科技等多领域资讯的平台,旨在为用户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网站的网址是oror.vip,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