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12:00
科技
科学|中国新的科技战策略:博士生现在可以带着产品而非论文毕业+ 查看更多
科学|中国新的科技战策略:博士生现在可以带着产品而非论文毕业
+ 查看更多
在与美国的科技竞赛中,顶尖国防大学试点一项旨在解决“瓶颈”工程问题的计划。
Dannie Peng in Beijing
+ 查看更多
■
中国顶尖国防大学正在试行一项计划,允许博士生以产品或设计成果而非论文毕业,以期在与美国的科技竞赛中解决“瓶颈”工程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因其在国防研究和技术方面的贡献而被誉为中国“国防七子”之一,目前正在探索培养工程师的新途径。据《中国科学日报》上周报道,这些途径包括取消传统的学位论文要求。
9 月,工程师出身的博士候选人魏连峰成为该校首位仅凭实践成果就成功通过论文答辩并获得学位的博士生。
他的研究重点是开发真空激光焊接工艺以及设计和制造相关设备。为了评估其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哈尔滨工业大学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如今在中国,成为一名科学家不再仅仅是在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或答辩一篇百页的论文。它关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创造出真正有效的产品,尤其是在国家科技生存的未来岌岌可危的情况下。
自2022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悄然推行一项全国性的试点计划,旨在从根本上重塑工程教育。该计划由教育部和其他八个关键机构支持,目标是从半导体到量子计算等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在这些领域,仅凭理论知识无法突破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
学生们不用写论文,而是直接与领先企业和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新设备,设计下一代系统,并在压力下进行创新。
然而,直到最近,真正的产品或技术才被正式采纳为获得博士学位的标准。
魏先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后,他加入位于西南城市成都的中国核能研究院。短短十余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晋升为技术专家,并成为研究院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
2021年,魏在工作中意识到解决某些工程难题需要掌握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于是决定回到母校任教。
他以在职专业人士的身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工程博士学位。
次年,教育部联合其他八个部门启动了一项改革硕士和博士工程教育的试点计划。
该计划聚焦电子、信息技术等18个关键领域,旨在通过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培训模式培养一流工程师。
该计划提议学生可以用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或新设备的创造来代替学位论文——这一规定在两年后的 2024 年被写入法律。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最早参与这项倡议的院校之一。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宗莹莹认为这项规定是合理的。
她告诉《中国科学日报》:“许多工程问题不适合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或者根本不适合发表。”
她补充说,对于某些“瓶颈”问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解决方案完全在于技术本身。
新华社6月份报道称,该计划启动三年多以来,已有60所高校和100多家企业通过联合招生招收了2万多名工程专业学生。
第一批毕业生中,有 67 名学生根据产品设计、概念提案和案例分析报告等实践贡献申请了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已与 60 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和国家级实验室开展联合培训项目,涉及近 3000 名博士研究生。
宗先生说:“与学术论文相比,实际工程成果或报告可能更适合他们。”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Dannie Peng in Beijing
+ 查看更多
■
中国顶尖国防大学正在试行一项计划,允许博士生以产品或设计成果而非论文毕业,以期在与美国的科技竞赛中解决“瓶颈”工程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HIT)因其在国防研究和技术方面的贡献而被誉为中国“国防七子”之一,目前正在探索培养工程师的新途径。据《中国科学日报》上周报道,这些途径包括取消传统的学位论文要求。
9 月,工程师出身的博士候选人魏连峰成为该校首位仅凭实践成果就成功通过论文答辩并获得学位的博士生。
他的研究重点是开发真空激光焊接工艺以及设计和制造相关设备。为了评估其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哈尔滨工业大学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
如今在中国,成为一名科学家不再仅仅是在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或答辩一篇百页的论文。它关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并创造出真正有效的产品,尤其是在国家科技生存的未来岌岌可危的情况下。
自2022年以来,中国一直在悄然推行一项全国性的试点计划,旨在从根本上重塑工程教育。该计划由教育部和其他八个关键机构支持,目标是从半导体到量子计算等多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在这些领域,仅凭理论知识无法突破美国主导的技术封锁。
学生们不用写论文,而是直接与领先企业和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新设备,设计下一代系统,并在压力下进行创新。
然而,直到最近,真正的产品或技术才被正式采纳为获得博士学位的标准。
魏先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后,他加入位于西南城市成都的中国核能研究院。短短十余年间,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晋升为技术专家,并成为研究院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
2021年,魏在工作中意识到解决某些工程难题需要掌握理论原理和分析方法,于是决定回到母校任教。
他以在职专业人士的身份,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工程博士学位。
次年,教育部联合其他八个部门启动了一项改革硕士和博士工程教育的试点计划。
该计划聚焦电子、信息技术等18个关键领域,旨在通过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培训模式培养一流工程师。
该计划提议学生可以用重大工程设计、新产品开发或新设备的创造来代替学位论文——这一规定在两年后的 2024 年被写入法律。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最早参与这项倡议的院校之一。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宗莹莹认为这项规定是合理的。
她告诉《中国科学日报》:“许多工程问题不适合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或者根本不适合发表。”
她补充说,对于某些“瓶颈”问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解决方案完全在于技术本身。
新华社6月份报道称,该计划启动三年多以来,已有60所高校和100多家企业通过联合招生招收了2万多名工程专业学生。
第一批毕业生中,有 67 名学生根据产品设计、概念提案和案例分析报告等实践贡献申请了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已与 60 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和国家级实验室开展联合培训项目,涉及近 3000 名博士研究生。
宗先生说:“与学术论文相比,实际工程成果或报告可能更适合他们。”
■
相关内容+ 更多
相关内容
+ 更多
读者评论OR+ 更多
读者评论
OR
+ 更多
在移动设备生成「OR新媒体」
app:
特别报道+ 更多
特别报道
+ 更多
最受欢迎
OR
+
分享:
最新资讯
OR
+
OR品牌理念
+
■ 或者, 留一段影像,回一曲挂牵。丝丝入扣、暖暖心灵 ,需飘过的醇厚与共。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或者,热烈空雨伴芬芳泥土;绿绿生命缠锐意骄阳。
回望,回望,一马平川红酒飘散断归途。
■ 或者,灰蒙蒙空气重回道指一万四千点。滚动时光,照进现实,流逝过往,回归未来。
■ OR新媒体是聚焦政经、商业与科技领域的权威数字媒体。我们以深度内容和专业洞察系统解读全球趋势,提供高价值资讯,打造财经领域“必读”平台。
■ 平台官网 oror.vip 支持全终端访问,无论您使用台式机、笔记本、平板或手机,均可提供流畅优质的无缝阅读体验。
读者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