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3-10-03 19:44
2023-07-06 19:01
政经
耶伦抵达北京,美中再度试图修复关系+ 查看更多
耶伦抵达北京,美中再度试图修复关系
+ 查看更多
布林肯访华原本意在为美中关系托底,然而之后两国关系却更加坎坷。鉴于此,观察人士对当前的耶伦访华之行抱以谨慎乐观的态度。
Chun Han Wong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个月访问北京之行被认为旨在为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快速恶化的关系托底。
在随后的几周里,如果说美中关系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变得更加坎坷了。
周四,随着拜登政府的新使者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抵达北京,一些中国观察人士持谨慎乐观的论调,称她的会晤可能有助于在近年来一直难以维持高层会谈的两国政府之间建立更多的对话渠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从北京方面的角度来看,在拜登政府内部,耶伦是对于中国问题较为理性的声音。
不过,在中美围绕贸易、技术和安全事务方面进行新一轮交锋之际,她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最近几周,白宫证实了关于中国在古巴加强军事存在的报道。美国一直在准备采取措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芯片,并切断中国公司与美国云计算平台的联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回应,斥责了其所称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抹黑中国形象的企图。中国在本周宣布针对两种对生产先进制程芯片至关重要的矿物实行新的出口管制,中国观察人士表示,这是针对美国破坏中国科技发展的努力采取的反制措施。
吴心伯表示,虽然身为美国财政部长的耶伦并不直接负责华盛顿方面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许多措施,但她的访问还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双方之间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并在实际合作领域达成共识。
耶伦此次访华正值美中两国紧张局势不断升温。这种局势已促使美国和中国重新考虑几十年来界定了双边关系的深厚商业和投资联系。
这是耶伦2021年就任美国财长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预计此次她将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会谈,但尚不清楚她是否会与习近平会晤。美中双方都没有针对她这场将于周日结束的访问发布详细的行程安排。
耶伦将希望在周五的一系列会谈中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状况,并计划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此外她还将与习近平的前最高经济顾问刘鹤以及中国央行前行长、中国最知名的经济改革者之一周小川会面。
一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在扼要介绍耶伦未来几天会向中国官员发出的讯息时告诉记者,美国并不寻求让美中经济脱钩,而是寻求促进供应链的稳定,避免在关键领域的过度依赖。
“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人权,即使这要涉及经济层面的权衡取舍,”这位官员说。“但我们不会利用这些行动来获得经济优势。”
耶伦原本希望在更早以前访问北京,但这样的计划因美中紧张局势中的一些突发情况而搁浅,包括由去年8月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引发的争议以及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疑似中国侦查气球飞越美国上空引发的纷争。
一些中国官员认为耶伦要比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员更友好,指出她曾对美中继续合作表示支持,并曾警告不要试图让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脱钩”。
耶伦在4月的一次演讲中说,美国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并在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等全球挑战方面展开合作。预计这些将成为她在北京会晤的主要议题,此外还有中美在贸易、技术和台湾地位问题上的分歧。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预计耶伦还将就中国通过执法突击检查、审讯和其他施压外国公司的手段提出美方关切,这些施压举措中包括部分禁用美国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MU)的产品。预计耶伦将谈及中国针对美光的行动,拜登政府已经谴责了中方这一行为,但还没有直接进行反制。
中国政府周一公布对两种矿物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这或将成为耶伦此行的另一个话题;美国认为这两种矿物对半导体生产至关重要。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中方在耶伦刚要访华之前这个时间点宣布这一消息,表明中国政府决心抵制其所认为的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
吴心伯称,中国正在加大谈判筹码,从而使美国更加关注中方的关切。
中国官员则已试图让外国投资者相信,他们仍然对西方企业敞口大门,这正值他们努力振兴疲软的国内经济并减少失业之际。尽管如此,在公开评论中,北京方面基本都把改善美中关系的责任推给华盛顿。
在周一与耶伦的会晤中,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稳定两国关系,并解决中方在经贸问题上的关切。
耶伦到访前,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尽管已经相当于对华发动“科技战争”,美方只希望他们单方面下手,中方毫无反应,这是无理的一厢情愿。
他说,双方需要做的是管理好对彼此的伤害,避免它们的无限扩大化,无论如何,应该欢迎耶伦来访。■
在随后的几周里,如果说美中关系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变得更加坎坷了。
周四,随着拜登政府的新使者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抵达北京,一些中国观察人士持谨慎乐观的论调,称她的会晤可能有助于在近年来一直难以维持高层会谈的两国政府之间建立更多的对话渠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从北京方面的角度来看,在拜登政府内部,耶伦是对于中国问题较为理性的声音。
不过,在中美围绕贸易、技术和安全事务方面进行新一轮交锋之际,她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最近几周,白宫证实了关于中国在古巴加强军事存在的报道。美国一直在准备采取措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芯片,并切断中国公司与美国云计算平台的联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回应,斥责了其所称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抹黑中国形象的企图。中国在本周宣布针对两种对生产先进制程芯片至关重要的矿物实行新的出口管制,中国观察人士表示,这是针对美国破坏中国科技发展的努力采取的反制措施。
吴心伯表示,虽然身为美国财政部长的耶伦并不直接负责华盛顿方面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许多措施,但她的访问还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双方之间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并在实际合作领域达成共识。
耶伦此次访华正值美中两国紧张局势不断升温。这种局势已促使美国和中国重新考虑几十年来界定了双边关系的深厚商业和投资联系。
这是耶伦2021年就任美国财长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预计此次她将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会谈,但尚不清楚她是否会与习近平会晤。美中双方都没有针对她这场将于周日结束的访问发布详细的行程安排。
耶伦将希望在周五的一系列会谈中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状况,并计划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此外她还将与习近平的前最高经济顾问刘鹤以及中国央行前行长、中国最知名的经济改革者之一周小川会面。
一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在扼要介绍耶伦未来几天会向中国官员发出的讯息时告诉记者,美国并不寻求让美中经济脱钩,而是寻求促进供应链的稳定,避免在关键领域的过度依赖。
“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人权,即使这要涉及经济层面的权衡取舍,”这位官员说。“但我们不会利用这些行动来获得经济优势。”
耶伦原本希望在更早以前访问北京,但这样的计划因美中紧张局势中的一些突发情况而搁浅,包括由去年8月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引发的争议以及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疑似中国侦查气球飞越美国上空引发的纷争。
一些中国官员认为耶伦要比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员更友好,指出她曾对美中继续合作表示支持,并曾警告不要试图让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脱钩”。
耶伦在4月的一次演讲中说,美国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并在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等全球挑战方面展开合作。预计这些将成为她在北京会晤的主要议题,此外还有中美在贸易、技术和台湾地位问题上的分歧。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预计耶伦还将就中国通过执法突击检查、审讯和其他施压外国公司的手段提出美方关切,这些施压举措中包括部分禁用美国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MU)的产品。预计耶伦将谈及中国针对美光的行动,拜登政府已经谴责了中方这一行为,但还没有直接进行反制。
中国政府周一公布对两种矿物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这或将成为耶伦此行的另一个话题;美国认为这两种矿物对半导体生产至关重要。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中方在耶伦刚要访华之前这个时间点宣布这一消息,表明中国政府决心抵制其所认为的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
吴心伯称,中国正在加大谈判筹码,从而使美国更加关注中方的关切。
中国官员则已试图让外国投资者相信,他们仍然对西方企业敞口大门,这正值他们努力振兴疲软的国内经济并减少失业之际。尽管如此,在公开评论中,北京方面基本都把改善美中关系的责任推给华盛顿。
在周一与耶伦的会晤中,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稳定两国关系,并解决中方在经贸问题上的关切。
耶伦到访前,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尽管已经相当于对华发动“科技战争”,美方只希望他们单方面下手,中方毫无反应,这是无理的一厢情愿。
他说,双方需要做的是管理好对彼此的伤害,避免它们的无限扩大化,无论如何,应该欢迎耶伦来访。■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读者评论
MORE +
热门排行榜
OR
+
2023-07-06 19:01
政经
耶伦抵达北京,美中再度试图修复关系+ 查看更多
耶伦抵达北京,美中再度试图修复关系
+ 查看更多
布林肯访华原本意在为美中关系托底,然而之后两国关系却更加坎坷。鉴于此,观察人士对当前的耶伦访华之行抱以谨慎乐观的态度。
Chun Han Wong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个月访问北京之行被认为旨在为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之间快速恶化的关系托底。
在随后的几周里,如果说美中关系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变得更加坎坷了。
周四,随着拜登政府的新使者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抵达北京,一些中国观察人士持谨慎乐观的论调,称她的会晤可能有助于在近年来一直难以维持高层会谈的两国政府之间建立更多的对话渠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从北京方面的角度来看,在拜登政府内部,耶伦是对于中国问题较为理性的声音。
不过,在中美围绕贸易、技术和安全事务方面进行新一轮交锋之际,她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最近几周,白宫证实了关于中国在古巴加强军事存在的报道。美国一直在准备采取措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芯片,并切断中国公司与美国云计算平台的联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回应,斥责了其所称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抹黑中国形象的企图。中国在本周宣布针对两种对生产先进制程芯片至关重要的矿物实行新的出口管制,中国观察人士表示,这是针对美国破坏中国科技发展的努力采取的反制措施。
吴心伯表示,虽然身为美国财政部长的耶伦并不直接负责华盛顿方面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许多措施,但她的访问还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双方之间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并在实际合作领域达成共识。
耶伦此次访华正值美中两国紧张局势不断升温。这种局势已促使美国和中国重新考虑几十年来界定了双边关系的深厚商业和投资联系。
这是耶伦2021年就任美国财长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预计此次她将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会谈,但尚不清楚她是否会与习近平会晤。美中双方都没有针对她这场将于周日结束的访问发布详细的行程安排。
耶伦将希望在周五的一系列会谈中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状况,并计划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此外她还将与习近平的前最高经济顾问刘鹤以及中国央行前行长、中国最知名的经济改革者之一周小川会面。
一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在扼要介绍耶伦未来几天会向中国官员发出的讯息时告诉记者,美国并不寻求让美中经济脱钩,而是寻求促进供应链的稳定,避免在关键领域的过度依赖。
“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人权,即使这要涉及经济层面的权衡取舍,”这位官员说。“但我们不会利用这些行动来获得经济优势。”
耶伦原本希望在更早以前访问北京,但这样的计划因美中紧张局势中的一些突发情况而搁浅,包括由去年8月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引发的争议以及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疑似中国侦查气球飞越美国上空引发的纷争。
一些中国官员认为耶伦要比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员更友好,指出她曾对美中继续合作表示支持,并曾警告不要试图让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脱钩”。
耶伦在4月的一次演讲中说,美国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并在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等全球挑战方面展开合作。预计这些将成为她在北京会晤的主要议题,此外还有中美在贸易、技术和台湾地位问题上的分歧。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预计耶伦还将就中国通过执法突击检查、审讯和其他施压外国公司的手段提出美方关切,这些施压举措中包括部分禁用美国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MU)的产品。预计耶伦将谈及中国针对美光的行动,拜登政府已经谴责了中方这一行为,但还没有直接进行反制。
中国政府周一公布对两种矿物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这或将成为耶伦此行的另一个话题;美国认为这两种矿物对半导体生产至关重要。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中方在耶伦刚要访华之前这个时间点宣布这一消息,表明中国政府决心抵制其所认为的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
吴心伯称,中国正在加大谈判筹码,从而使美国更加关注中方的关切。
中国官员则已试图让外国投资者相信,他们仍然对西方企业敞口大门,这正值他们努力振兴疲软的国内经济并减少失业之际。尽管如此,在公开评论中,北京方面基本都把改善美中关系的责任推给华盛顿。
在周一与耶伦的会晤中,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稳定两国关系,并解决中方在经贸问题上的关切。
耶伦到访前,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尽管已经相当于对华发动“科技战争”,美方只希望他们单方面下手,中方毫无反应,这是无理的一厢情愿。
他说,双方需要做的是管理好对彼此的伤害,避免它们的无限扩大化,无论如何,应该欢迎耶伦来访。■
在随后的几周里,如果说美中关系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变得更加坎坷了。
周四,随着拜登政府的新使者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抵达北京,一些中国观察人士持谨慎乐观的论调,称她的会晤可能有助于在近年来一直难以维持高层会谈的两国政府之间建立更多的对话渠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说,从北京方面的角度来看,在拜登政府内部,耶伦是对于中国问题较为理性的声音。
不过,在中美围绕贸易、技术和安全事务方面进行新一轮交锋之际,她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最近几周,白宫证实了关于中国在古巴加强军事存在的报道。美国一直在准备采取措施,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制程芯片,并切断中国公司与美国云计算平台的联系。
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回应,斥责了其所称美国遏制中国发展、抹黑中国形象的企图。中国在本周宣布针对两种对生产先进制程芯片至关重要的矿物实行新的出口管制,中国观察人士表示,这是针对美国破坏中国科技发展的努力采取的反制措施。
吴心伯表示,虽然身为美国财政部长的耶伦并不直接负责华盛顿方面遏制中国技术发展的许多措施,但她的访问还是提供了一个机会,在双方之间建立更多的沟通渠道,并在实际合作领域达成共识。
耶伦此次访华正值美中两国紧张局势不断升温。这种局势已促使美国和中国重新考虑几十年来界定了双边关系的深厚商业和投资联系。
这是耶伦2021年就任美国财长以来的首次中国之行,预计此次她将与中国高级官员举行会谈,但尚不清楚她是否会与习近平会晤。美中双方都没有针对她这场将于周日结束的访问发布详细的行程安排。
耶伦将希望在周五的一系列会谈中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状况,并计划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会晤,此外她还将与习近平的前最高经济顾问刘鹤以及中国央行前行长、中国最知名的经济改革者之一周小川会面。
一位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在扼要介绍耶伦未来几天会向中国官员发出的讯息时告诉记者,美国并不寻求让美中经济脱钩,而是寻求促进供应链的稳定,避免在关键领域的过度依赖。
“我们将采取有针对性的行动来保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人权,即使这要涉及经济层面的权衡取舍,”这位官员说。“但我们不会利用这些行动来获得经济优势。”
耶伦原本希望在更早以前访问北京,但这样的计划因美中紧张局势中的一些突发情况而搁浅,包括由去年8月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引发的争议以及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疑似中国侦查气球飞越美国上空引发的纷争。
一些中国官员认为耶伦要比拜登政府的其他官员更友好,指出她曾对美中继续合作表示支持,并曾警告不要试图让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脱钩”。
耶伦在4月的一次演讲中说,美国寻求与中国建立“健康的经济关系”,并在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债务问题等全球挑战方面展开合作。预计这些将成为她在北京会晤的主要议题,此外还有中美在贸易、技术和台湾地位问题上的分歧。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预计耶伦还将就中国通过执法突击检查、审讯和其他施压外国公司的手段提出美方关切,这些施压举措中包括部分禁用美国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商美光科技公司(Micron Technology Inc., MU)的产品。预计耶伦将谈及中国针对美光的行动,拜登政府已经谴责了中方这一行为,但还没有直接进行反制。
中国政府周一公布对两种矿物实施新的出口管制,这或将成为耶伦此行的另一个话题;美国认为这两种矿物对半导体生产至关重要。复旦大学教授吴心伯说,中方在耶伦刚要访华之前这个时间点宣布这一消息,表明中国政府决心抵制其所认为的美国遏制中国的努力。
吴心伯称,中国正在加大谈判筹码,从而使美国更加关注中方的关切。
中国官员则已试图让外国投资者相信,他们仍然对西方企业敞口大门,这正值他们努力振兴疲软的国内经济并减少失业之际。尽管如此,在公开评论中,北京方面基本都把改善美中关系的责任推给华盛顿。
在周一与耶伦的会晤中,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稳定两国关系,并解决中方在经贸问题上的关切。
耶伦到访前,胡锡进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尽管已经相当于对华发动“科技战争”,美方只希望他们单方面下手,中方毫无反应,这是无理的一厢情愿。
他说,双方需要做的是管理好对彼此的伤害,避免它们的无限扩大化,无论如何,应该欢迎耶伦来访。■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内容
OR
+
广告
读者评论: